【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創新的議題在近幾年蔚為風潮,其中「社會創新」搭其便車已風行五年。何謂「社會創新」?就是以社會目標為指向,以創新為核心,彌補政府和市場不足,為社會建設和社會挑戰帶來改革性的進步和功能性的升級,實現社會總體發展的過程。

最近台北設計城市展邀請國內知名永豐餘紙業以及交大蘭花屋到會場參展,希望藉由設計的角度來分析這兩家參展作品的創新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以及整體經濟所產生的激盪,其中永豐餘的展出帶來極大的社會創新。
201410081000_梁瓈月_文創_社會創新Npulp 12年有成1
(圖一) Npulp農業秸稈利用技術可達到零排放,零廢棄。

一般人將永豐餘歸類在造紙的商家,卻不知永豐餘集團董事長何壽川,2001年在大陸東北哈爾濱的農地上,因為一團冰凍馬糞所含的纖維獲得靈感,開啟了另一個綠色科技的創新,研發出Npulp(農業秸稈利用技術)製漿造紙新技術。

台北設計城市展企劃總監張維真接受草根影響力記者採訪時表示,這項創新研究在12年後(2013年)開花結果,不但創造整體農業經濟發展的契機,創造「千鄉萬富」新農業經濟革命,還在2014年美國「愛迪生獎」 (Edison Awards) 「環境可持續性系統」項目中獲頒銀牌。預計這項技術還將協助美國廠商DELL(戴爾)達到2020年實現全面無廢棄包裝流的目標。

這項創新為何如此受到矚目?張維真提及,它獨創研發成功生物酵素製程,在生產過程中不再添加化學藥劑,它將原本僅能燃燒或堆肥的稻稈、麥桿等農業秸稈原料利用分段、分篩技術,分開細屑和纖維。其纖維再利用熱能、機械力、和酵素,以無化學添加的製程,生產出生態秸稈生物漿。因為它的酵素製程,僅需2分之一的原料就可以生產一般化學草漿等量的紙漿。

這個Npulp(農業秸稈利用技術)製漿造紙新技術對創造整體農業經濟發展的契機有莫大幫助。除了紙漿之外,它將不能成為紙槳但富含有機質的副產品,作為種植菇類的太空包、燃料棒或是其他綠色環保包裝材料。其它剩餘的殘渣可以再製成生質燃料或肥料,再回到田間,擴大原本毫無價值而被廢棄的秸稈的經濟效益,變成農民的另一種經濟來源,並符合與自然生態循環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則。
201410081000_梁瓈月_文創_社會創新Npulp 12年有成2
(圖二) 這些綠色環保包裝材料都是來自農家不要的廢棄秸稈。

中國大陸每畝田因這個技術每年可以減少排碳0.675公噸,碳權利金約為人民幣78元。以永豐餘推動的「秸稈綜合利用計畫」,揚州廠房每年回收80萬畝農田所產生的60萬公噸秸稈,將生產碳權利金人民幣6240萬元。

這個綠色科技的創新為農業經濟帶來革命,永豐餘投資控股董事長邱秀瑩表示,永豐餘將擴大Npulp(農業秸稈利用技術)製漿造紙新技術,以工紙支援紙器發展。預計未來Npulp(農業秸稈利用技術)這項社會創新將有可能在「紙器」方面引發另一個意想不到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