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法蘭瓷編譯

自從Covid-19大流行爆發以來,“復原力”已成為最流行的述語之一,且不斷出現在各則頭條新聞中,可說是應對過去兩年動蕩的統稱。心理學家Jessica Jackson博士表示,所謂的“復原力”意味著人們需要明白自己正在經歷高壓力水平的事情,但同時必須承認靭性並不總是意味著堅強,靭性也可以是休息且處理個人情緒,因此讓人更容易駕馭壓力情況。

Jackson博士和精神科醫生Samantha Boardman建議在這段疫情高壓期間,可以每天做這四件事來建立自己的精神力量和適應力。

1.每天早上花個5分鐘向“自我”報到

我們很容易問候他人“你好嗎?”,但似乎不太會反問自己同樣的問題。當一個人總是忙於一個接著一個的行程時,會很難發覺自己快要筋疲力盡了。Jackson博士建議每天早上設置一個5分鐘的計時器,問問自己下列問題並將感受記錄下來 我感覺如何? 我今天需要什麼? 我今天想要怎麼樣的運作模式?…等。安靜地思考這些問題有助處理負面情緒,並找出日程安排需要調整的地方以減輕壓力。

2.創造積極的“微時刻”( micro-moments)

“微時刻”不僅可以運用在行銷上,它也可以成為生活中創造積極情緒的方式。由於大腦天生就有尋找危險、將消極情緒置於積極情緒之上的傾向,因此Boardman醫生建議最好的破除方式就是積極的“微時刻” — 尋找能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人或事(例如打電話與朋友聊天或聽最喜歡的音樂),並將之融入日常生活中,必要時甚至可以在手機中設定此類活動的提醒。

ADDY2023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3.重新檢視社群平台的使用習慣

社群媒體易造成青少年和成年人焦慮和抑鬱程度,並削弱幸福感和情緒恢復的能力。雖然很難完全脫離社群媒體的關聯,但Boardman醫生建議可以重新審視是否有任何網站或是對象是可以刪除的。整理達人近藤麻理惠表示,如果某件事無法令自己開心或甚至讓自己感覺不好,那麼應該要盡量減少花在這件事上的時間; 此外,在工作之餘的上網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兩個小時”。

4.練習設定界限

設定界限是變得有彈性的一項關鍵技能,這有助於選擇及判斷哪些事物才適合進入生活中。Jackson博士說「人們常常將彈性與獨立性混淆不清,但彈性應該更多地是優先考慮到自己的需求,例如生病時最好是將聚會時間另做安排,而不是強迫自己的身體配合他人。」「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並在感到筋疲力盡之前就應尊重這些界限。」

Reference 

Do these 4 things every day to be happier and more resilient, according to mental health experts

新視野平台A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