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時皮膚又乾又癢,讓不少人深受困擾,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統計,台灣有超過200萬人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其中孩童與青少年更是大多數,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濕敷療法」源自於1970年代,透過濕敷減緩不適,現代醫學也以此借鏡,搭配上保濕產品或藥物,達到舒緩皮膚紅、腫、乾、癢的效果。
體質與環境最易誘發
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部光照治療科主任邱足滿解釋,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過敏反應,遺傳和環境是誘發的兩大因素,若是父母都有這樣的體質,小孩得到異位性皮膚炎機會超過一半;而環境因素像是天氣、溫濕度都有影響。邱足滿說:「國外研究發現,在農場長大的孩子,與在都市成長的孩子相比,比較不容易出現過敏,因為農場中有很多其他的細菌、過敏原,孩子生活於其中,身體自然產生『減敏作用』」。
日常保濕不可少衣料慎選擇
邱足滿指出,異位性皮膚炎除了照醫師指示吃藥治療外,基礎照護也相當重要,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相當敏感,在衣料選擇上應避免毛織物,只要使皮膚覺得不舒服就應該換下,她建議患者可以選擇快速排汗的衣物,減少汗水與皮膚接觸的時間,避免細菌滋生;另外保濕也相當重要,異位性皮膚炎會導致皮膚屏障受損,易散失水份,入冬後更因濕度低,讓乾燥問題加劇,選擇保濕用品時可以特別留意成分,成分單純為佳,最好包含給水成分(提供水分子)和保水成分(讓水分子跑不掉)來提供保護及修護皮膚屏障,對於改善不適相當有幫助。
浸、塗、濕、乾「濕敷療法」急救乾癢肌
異位性皮膚炎嚴重時病患會感到皮膚乾燥、奇癢無比,邱足滿建議可透過「濕敷療法」護理,緩解皮膚不適。她解釋「濕敷療法」可分為「浸、塗、濕、乾」4步驟。首先用溫水(36-38℃,比體溫略高即可)泡澡10分鐘,再依醫師指示塗上建議的保濕產品與藥膏,接著取兩塊醫用束縛帶,將其中一塊醫用束縛帶先浸濕,輕微擰乾後包紮於患部,最後再包上另外一塊未浸濕的醫用束縛帶。邱足滿指出,包紮敷料一次可敷2至4小時,嚴重時可以上、下午各敷一次,或是睡前敷到早上睡醒再拆掉。
醫材級敷料 速保濕降低發炎反應
邱足滿表示,「濕敷療法」是透過快速保濕、降溫,加上使用能夠舒緩病症的敷料,藉由包紮患部保護皮膚的方式,快速降低皮膚發炎反應。在保濕敷料的選擇上,可選擇連嬰兒也適用的非類固醇醫材級保濕敷料,除了能有效長時間保濕外,也有助於重建皮膚屏障,提高皮膚防護力。
邱足滿主任 現任
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部光照治療科主任
彰化基督教醫院臨床教師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 倫理與法律委員會委員
皮膚科專科醫師訓練醫院認定 實地訪視委員
學會會員:臺灣皮膚科醫學會;臺灣研究皮膚科醫學會;中華民國醫用雷射光電學會;臺灣醫學會
專長:
藥物過敏
乾癬、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自體發炎性疾病
兒童及婦女皮膚病
本區內容是由個人維護,若有不當資訊請通知客服協助處理或移除,謝謝。
健康醫療網:
異位性皮膚炎退散!「濕敷療法」最速效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