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深柳巷
當全球化的浪潮無情地拍打著臺灣這座小小的島嶼時,臺灣的文化認同彷彿一隻無助的浮木,隨著政治風向四處漂流。身處於國際舞台的邊緣,臺灣社會的文化議題卻在本地的政治擂台上成了一場滑稽鬧劇,尤其當那句人人皆知的「逢中必反」成了政治操作的金科玉律時,臺灣的文化似乎被迫成了人們手中的皮球,被左踢右踢,毫無自主可言。
我們不妨先從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文化究竟是什麼?是美食?是語言?還是服飾?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定義早已擴展到無數層面,從國際流行音樂到網路梗圖,臺灣在吸納外來文化上表現得堪稱「全球模範生」。無論是來自日本的動漫、韓國的流行音樂,還是西方的好萊塢電影,臺灣人一應俱全地消化著這些全球化的文化產品。然而,當政治人物揮舞著「文化保衛戰」的大旗,高喊著「保護臺灣文化」時,彷彿在一夕之間,所有與中國相關的事物都成了「毒瘤」,非除不可。
你吃的是粽子,還是「政治包子」?試想,在某些人的邏輯裡,端午節吃粽子可能都要被重新定義。吃粽子本是中國傳統,這麼一來,我們吃的到底是「中國粽」還是「臺灣粽」?是不是每咬一口都要小心謹慎,免得被貼上「親中」的標籤?這種荒唐的思維,讓文化活動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變成了一場政治考試。再來看看語言,臺灣的多元語言體系,無論是臺灣話、客家話還是原住民語言,都是文化寶藏,這點無可厚非。然而,當「本土化」變成一種政治手段時,情況就顯得十分滑稽。當局的某些政策似乎在暗示,只要講臺灣話才算「愛臺灣」,使用國語或任何帶有「中國」字樣的東西都成了政治不正確的象徵。那麼,請問到底什麼才算是「正統」的臺灣文化?這樣的邏輯,不是文化保護,倒更像是一場文化切割手術。難道我們的孩子應該生活在一個只有一半歷史、一半傳統的世界裡?
圖片取自:(wikipedia)
教育,原本是文化傳承的核心管道。然而,當政治深入校園時,教育便成了文化洗腦的工具。臺灣的課本中,某些與中國相關的歷史或文化內容被「巧妙地」弱化甚至刪除,取而代之的是「臺灣本土化」的敘事。當學生們從書本中只看到片面的歷史,是否會讓他們失去了對完整文化脈絡的理解能力?若我們過度強調與中國的對立,是否會在無意間削弱了臺灣文化的豐富性與多元性?「逢中必反」的教育邏輯不僅將文化認同推向極端,學生們被灌輸的是凡事與中國有關的,必然是「錯的」,而所謂「臺灣文化」則理所當然地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這樣的二元對立思維,讓文化教育變成了一場政治訓練營。文化認同還是政治操作?臺灣的未來該往哪走?
文化應該是一座橋,連接不同的歷史與未來,連接不同的國家與民族。而不是一面牆,將彼此隔絕。遺憾的是,在當前的臺灣,文化議題往往被包裹在政治立場之中。一旦文化與政治深度捆綁,結果便是文化的縮減與單一化。政治人物的「文化保衛戰」口號聽起來響亮,實際上不僅沒有保護臺灣,反而讓臺灣文化陷入了一個狹隘的框框之中,我們失去的不僅是文化本身的豐富性,還有下一代自由探索文化根源的權利。正如臺灣的地理位置一樣,文化也應該站在交匯點上,而不是被迫選邊站。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