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杏珠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農村再生,希望改善人口老化、外移的困境。

《遠見》長期關注台灣農村發展,去年12月曾前往日本尋找新亮點,日前更遠赴德國,實地參訪全球最具規模的德國農村競賽。

德國農村競賽的常勝軍,有的專注生態保育、有的重視文化保存,但最大特色,都是鮮少接受政府與外界補助,靠村民由下而上的力量,徹底翻轉家鄉風貌。

德國農村再生的經驗,台灣也能做得到?

想到德國,你想到什麼?雙B汽車?一流的技職教育?最先進的製造業?

其實,德國還有一寶,那就是農村競賽,竟然也是世界級。

71年前,第二次大戰結束,德國滿目瘡痍,居民忙著重建家園,卻意外帶給農村一線曙光。一股由下而上的力量,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農村競賽機制,徹底翻轉了農村風貌。

如今,德國的農村競賽堪稱全球最具規模與歷史。初期僅為重建家園,後來在德國園藝協會帶領下,展開全面性社區美化運動。1961年,德國聯邦農業部接手,制訂了全國農村競賽計畫,從此有了縣市、區、邦、聯邦四級制的金牌農村競賽。隨著時代演變,2007年競賽主題從「我們的農村應更美」,再更名為「我們的農村有未來」。

負責台灣與德國合作聯繫角色、居住德國14年的臺德社會經濟協會(簡稱臺德協會)研究員林穎禎指出,競賽主題更換,正是德國鄉村發展的典範移轉,就是所謂的「農業後生產論」。農村的生產功能不再重要,須調整為宜居或轉型為自然復育、心靈療癒之處。

55年來,每隔三年舉辦一次的聯邦農村競賽,堪稱德國最重要賽事之一。今年6至7月間舉辦第25屆,《遠見》採訪團隊跟隨評審團,一探評審過程。

熱鬧競賽如慶典 激勵人心

7月7日一早,抵達德國西部北萊茵邦的般若特村(Benroth),活動中心早已擠滿民眾。9點55分,評審團的車子終於出現,10點整,15人的評審團開始聽取簡報。20分鐘後,實地考察。

「評審時間三小時,一分鐘都不能拖延,」波昂大學高級研究員,同時也是臺德協會副主席雷夫.諾頓(Dr. Ralf Nolten)觀察,評審團每個都很有經驗,鐵面無私,嚴格打分數。

這次般若特村共設計13項考核點,每一項都有戴名牌的專人解說,15位評審根據各自領域,分散到不同地方。

項目包括文化保存、生態保育以及新建的遊樂設施等。每到一個考察點,都可看到村民扶老攜幼,儼然像舉辦重要慶典。沿路不時看到孩子騎腳踏車追逐,濕地也傳來小朋友嬉戲喧嘩聲。

接近中午,評審團依然按進度考察,村民在活動中心的公共窯烤爐烘焙麵包,分送給訪客充飢。下午1點鐘,準時完成最後一個評分後,響起一陣掌聲,評審團隨即快速離開,留下一群依依不捨的村民。

諾頓說,評審打完分數之後,就回車上,不會再開會討論,參賽者都相信評審結果,不會吵鬧抗議。

這一屆,共有2400多個德國社區參賽,經縣市、區、邦的競賽脫穎而出33個,再進入聯邦競賽。由於賽制採激勵方式,入圍已屬不易,每個村都會獲頒獎牌,但沒有獎金,本屆共有10個金牌、17個銀牌、6個銅牌。

每個獲獎社區都要過五關斬六將,他們的致勝原因為何?又有哪些值得台灣借鏡之處?

雖然德國農村發展模式與台灣不盡相同,但面臨的困境卻大同小異,都是老化、人口外移,需要積極吸引年輕人回流。

綜合這些常勝軍的最大共通點就是靠自己的力量,鮮少接受政府與外界補助,彰顯出自動自發的精神。

以今年獲得聯邦銀牌的北萊茵邦哈赫特爾霍克村(Achterhoek)為例,傳統小村資源貧乏,一直沒有公共集會場地,直到2012年村民才集資買下教堂旁的一塊地,打造成公共聚會場地。

村民聯合會主席威利‧基德曼(Willi Gietmann)興高采烈地帶大家觀看,百餘坪的廣場有個小球場,及老式電話亭改裝的圖書室。小空間雖不顯眼,已彌足珍貴。「我們終於有公共空間,可以辦活動了,」基德曼說,物資雖缺乏,但村民很團結,早期教堂也是村民用克難方式蓋成,到現在村裡舉辦婚喪喜慶,大家都會一起幫忙。

前北萊茵邦競賽評委,現為該邦基金會大使的哈銘.胡貝爾(Amin Huber)說,剛到村子時,就發現它有金牌相,完全是村民自主,得獎與否跟政府是否提供金錢補助毫無關係。

村民自主已是德國農村翻轉的關鍵。例如,對社區來說,沒有麵包店跟肉舖,事態嚴重。15年前,北萊茵邦的格立特村(Grieth),因為人口大量外移,教會招募不到新血,活動愈來愈少,連商店都關門了。經過一位居住當地超過20年的萊茵-瓦爾應用科大高級研究員比爾吉特.莫斯勒(Birgit Mosler)努力三年後,終於集合100個家庭,改造一間兼具購物與社交功能的商店,今年7月16日營業。

莫斯勒指出,當地居民約800人,無法支撐一家店,最快方式就是成立合作社,教烹飪等課程,凝聚力量,讓這些人願意留下來,再試圖遊說居民搬回來。五年前一片死寂的格立特,在年輕人回流下,帶來希望。

社團興盛 凝聚居民力量

又如位於萊茵蘭弗蘭茲邦偏遠山區,交通不便的杜羅特村(Duchroth),僅有一家小雜貨店,15年來都是村民兼職開設,每天只營業早上6點到早上11點,提供簡單早餐及日常用品。

居民的自主意識讓公共議題不再是村長或少數人的事,為了鼓勵村民參與,村長大小議題盡量做到公民參與。甚至連外人投資都要全村表決,例如北萊茵邦山區的柏廉斯村(Blens),有企業想買一大片麥田,興建度假村,最後經村民反對而作罷。

今年首次代表北萊茵邦參加農村競賽,就獲得聯邦銀牌獎的魯皮希特羅特鎮(Ruppichteroth),每年舉辦的聖誕市集,兩天就吸引8萬人潮,還登上地方報紙。所有攤位都是居民負責,販售手工藝品、小吃、二手服飾等。

德國農村能有高度自主性,村民願意參與公共事務,當地興盛的社團力量,功不可沒。

德國非常重視社團,平均每4人有一個社團。以居民2250人的佛申納克德村(Vossenack)為例,就超過20個,最大的運動社團成員850人,其中300位青少年,包括足球、桌球、單車、有氧、游泳、幼兒律動等。

魯皮希特羅特鎮的社團也非常活躍。7月7日評審團到現場評分時,全村總動員,第一站就來到當地成立的消防隊,2797位村民竟然擁有八台消防車,部分為社區出資添購,教練正教導孩子救火的知識,演練如何拿水槍沖破窗戶救火。

參加體操社團的青少年盡情在平衡木伸展舞姿,三個不同年齡層的舞蹈社齊聚操場,擺出完美架勢,展現學習成果。手風琴樂團也不示弱,成員有150人,年紀最大為70幾歲。

「社區就像大家庭,透過各種社團,凝聚村民力量,」競賽主委沃夫岡施泰梅爾(Wolfang Steimel)說。

聯邦農糧局長漢斯-克里斯多福.艾登(Dr. Hanns-Christoph Eiden)指出,農村的社團確實帶動、連結所有居民。

民眾自主 彌補政府不足

民眾的自主精神,也彌補政府不足之處,例如艾合爾賽德村(Eicherscheid)就用1塊歐元買下公所舊建物,改裝成消防隊。村長根特‧斯奈德(G?nter Scheidt)進一步說明,鎮公所雖有消防隊,但德國幅員廣大,很難即時到達,自組民間消防隊自救比較快。當然政府可以幫村子成立消防隊,如果所有村落都比照,就要加稅,與其多繳稅,不如整修老屋當消防隊,既活化更新又能保護家園。

諾頓指出,基礎建設理應是政府職責,當地方政府無法滿足時,居民自主參與,就能補不足。例如,如果發現五位獨居老人,而社區裡又有閒置房子時,有人會去各個單位找經費,讓這五人住在一起,共同照顧。政府的工作就是幫助這種願意付出的人,協助他完成。

另外,農村的分享精神也值得學習。不僅村民守望相助,也會結合鄰村力量,突破困境。

例如人口僅280人的柏廉斯偏村,資源困窘,20年前,瑪爾丁‧魏德爾(Martin Waider)擔任村長時,號召大家當環境志工,目前約13位。

當《遠見》團隊抵達時,一群老志工剛忙完,聚集在儲藏室喝啤酒,一位70歲村民說:「環境打掃好,工作一小時就等於呼吸一小時新鮮空氣,對身體很好,」他們甚至主動幫忙鄰村興建墓地等。

由於人口稀少,沒有半間商店,平常有賣菜車到村裡兜售,如果有人到城裡採買,都會主動詢問鄰居需要幫忙帶什麼?

當地幾個鄰近小村共用學校、消防、公車等。例如鎮公所提供九人座公車,當地人義務當司機,招手便會停車,方便老人乘坐。「每個小村資源有限,但誰有什麼就提供什麼?」一位村民說,反而不覺得匱乏了。

德國的經驗 台灣怎麼學?

前幾年,魏德爾將棒子交給新村長,依舊樂當志工,每天巡視維護環境。他指著公園木馬說,義工一次就做20座,也會預備建材跟零件,損壞時就能更換。

曾帶領村莊贏得一次邦競賽金牌、四次銀牌的魏德爾認為,參賽可激勵村民,但志在參加不在得獎,應該讓更多社區得獎,鄉村就會愈來愈好。

「我們不需要用200年的櫻桃樹來吸引你,環境的和諧是最重要的關鍵,」77歲的他,至今仍保留父母親的房子,希望創造三代都願意居住的環境。

如同德國聯邦農糧部鄉村發展處處長逖羅.奧古斯丁(Theo Augustin)所言,成功的社區發展來自「人」,如一位好鎮長、村長,還有公共或私人資源的投入。而關鍵人物及創意想法,遠比「預算」來得重要。

借鏡德國農村競賽的經驗,台灣是不是也能夠攪動基層、激勵居民自主,來一場由下而上的大改造。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8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8月號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