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Pasi Karjalainen應邀來台參加台灣心血管介入治療年會,與王宗道教授合影。
冠狀動脈心臟病是心臟病頭號殺手,心臟支架置放是目前心血管介入性治療重要方式,在台灣,一年約有兩萬人次進行介入性治療手術。台大醫學院心臟內科教授王宗道表示,生物活性塗層支架上塗有一氧化氮可加速血管癒合,病人服用兩種抗血小板藥物時間縮短,對急性冠心病、年長者、服用抗凝血藥物、容易出血或要動手術的病人是較佳選擇。
最新一代生物活性塗層支架與最新一代塗藥支架治療效果相近
芬蘭的Dr.Pasi Karjalainen是Tides ACS研究計劃主持人,日前應邀來台參加台灣心血管介入治療年會,並發表2017年膺選為歐洲心臟學會(ESC)大會焦點Tides – ACS最新大型研究結果。他指出,面對急性冠心病(ACS)患者,使用最新一代生物活性塗層支架與最新一代塗藥支架的治療效果相近,安全性也如預期。
Dr.Pasi Karjalainen使用生物活性塗層支架超過十年,臨床效果良好。他表示,Tides – ACS是針對急性冠心病(ACS)患者進行介入性治療最新發表的一個大型研究。從追蹤1500名患者12個月後結果證明,在重大心臟併發症發生率上,使用生物活性塗層支架群組要比塗藥支架群組來得低。再進一步分析,特別是心肌梗塞再發生率與心臟病死亡率,生物活性塗層支架群組也明顯低於塗藥支架群組,而血管再狹窄機率二者相當,但生物活性塗層支架可縮短抗血栓藥物服用時間。
支架分類有傳統裸金屬支架、塗藥支架與生物活性塗層支架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王宗道教授說,一般對於冠狀動脈狹窄的輕微病情會先以藥物控制,若動脈阻塞達70%,則採支架置放術進行治療以降低心肌梗塞發生率。目前國內支架分類有傳統裸金屬支架、塗藥支架與生物活性塗層支架。傳統支架的疑慮是血管再狹窄率較高,塗藥支架則雖再狹窄率較低,卻仍有發生血栓可能,必須服用兩種抗血栓藥物同步治療。
去年九月在歐洲心臟學會(ESC)年會中發表的Tides – ACS臨床追蹤報告,是採多國多家醫院隨機抽樣比較,對照組選用是最新一代的塗藥支架,結果顯示,生物活性塗層支架的心肌梗塞再發生率1.8%,對照組4.6%,血栓發生率與對照組無明顯差別,但生物活性塗層支架不必長期服用抗血栓藥物。
歐洲心血管介入治療大會五月召開 將發表生物活性塗層支架研究結果
Dr.Pasi Karjalainen認為,新一代生物活性塗層支架仍維持以往沒有積極性藥物,結構更完整、一氧化氮塗層更緊密、支持度更強。他有理由相信治療成效會更好。對於今年五月將在歐洲心血管介入治療大會(EuroPCR)即將發表的18個月治療研究結果,他抱持高度期待。他認為急性冠心病人是適合採用生物活性塗層支架治療。
王宗道教授解釋,生物活性塗層支架上的一氧化氮(NO),是人體血管上本來就有的元素,和血管收縮擴張及修復癒合有關,「病人血管堵塞或做過心導管之後,一氧化氮足夠的供應是很重要的。因為有一氧化氮促進傷口癒合,再凝血較不容易發生, 可減少六成心肌梗塞」。
不適合長期服藥 生物活性塗層支架是較好選擇
王宗道教授強調,一氧化氮不會抑制分化生長,但經由加速復原,局部組織中促進細胞生長的因子比較少,長得也比較少,因此可縮短兩種抗血小板藥物的使用期間。對病人來說,考慮的除了費用,最重要的是安全性,「即使放了支架,依然要吃藥一段時間。生物活性塗層支架服用抗血栓藥物時間是三個月,塗藥支架至少一年,任何急性冠心病的病人,十個病人中有五到七個應該可以選擇生物活性塗層支架,可以放心縮短服藥時間。」特別是不適合長期服藥,例如有胃潰瘍、藥物過敏或緊急需要外科手術的病患,生物活性塗層支架是較好的選擇。
本區內容是由個人維護,若有不當資訊請通知客服協助處理或移除,謝謝。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