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日新(暨南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 Photo Credit: cocoparisienne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戰後七十週年前夕發表演說,英譯的結尾連續以四次We will engrave in our hearts the past, when…(當…我們將過去埋葬在心中)作結,並兩次用委婉的修辭表達記取慰安婦的教訓(women behind the battlefields whose honor and dignity were severely injured)。若能將過去埋葬,關鍵在於「當」之後的條件能否存在。這篇在日本引起兩極化回響的發言,若對照台灣同時上映的電影《蘆葦之歌》,反諷的張力更強。吳秀菁導演耗時三年記錄慰安婦阿嬤們從「控訴」到「自我療癒」心路歷程,長達16年的身心照顧工作坊,陪伴台灣從58位到目前僅存10位慰安婦阿嬤,以蘆葦的形象投射從不堪的際遇中一步步邁向重建的生存命題。
台灣陷於政治惡鬥
親戚上週末到新加坡旅遊,傳了一則Line給我:Past weekend was the 50th National Day. Lots of celebration here. 他又補了一句A country with pride! 約莫在那個後殖民主義的混亂年代,李光耀決定以其睿智與堅忍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一條榮耀的道路。台灣也曾在艱困中經歷輝煌,建設了一個自由中國的基地。但近年來政治惡鬥、媒體失職、社會失志,造成進步緩慢,在各國力爭上游的相對中,不進則退!對比新加坡,台灣這些年沉緬於過去的榮耀,以為家業不會被我們這一代敗光,恣意內鬥,渾然不覺世局改變得如此劇烈、如此快速。
台灣社會的成熟度真的值得我們自傲嗎?天龍國已成為從台北看台灣的標籤,遑論對欠缺世界觀的憂心已浮現在社會各個角落,公平正義的訴求也貫穿了各個世代。人際間的叫囂正因為我們深感生存空間被侵犯、甚至剝奪後所發的怒吼。余秋雨的詩:「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能夠看得很圓卻又並不陡峭的高度。」詩人所描繪的是一種成熟的心境,不需將自尊與自信建築在別人的價值判斷上,不禁感慨,台灣最美的風景不就是人嗎?最美的風景到哪兒去了?
上位者應多自省謙卑
哈佛大學John Galbraith教授於一九九二年《自滿年代》(The Culture of Contentment)一書中揭櫫了歷史不變的邏輯:任何社會的既得利益者,都會依照自己的需要塑造社會道德和政治安定。一個社會的枯榮,在於既得利益者謙卑的道德高度。在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的社會裏,隨著中上階層的既得利益者生活日益富裕安定,他們開始忘卻奮鬥階段的謙卑與勤奮,逐漸累積自利短視的自滿心態,壟斷了主流文化也主宰了社會價值,這樣的社會逐步面向自滿與衰敗。尤其在全球化、網絡化與新興挑戰叢生的新世紀中,成熟的身影不該是自滿,而是自省、自勵與自強,藉由持續的奮鬥累積生命資產,那是發自於內的自信與形諸於外的自在。
生存,對廿一世紀的人而言,是越來越沈重的負擔。生存的形式或有不同的優雅與狼狽,但生存的邏輯對個人而言,根基是俯仰無愧的自在;生存的邏輯對社會而言,領袖們需謙卑地求從上頭來的智慧引領方向,加上統合眾人的意志、共同奮鬥。我們目前的光景若活得悠遊自在,當滿懷儆醒感恩;即便掙扎著求生存,我們也要堅信我們的主正以永遠不變的愛支持著我們,因為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以賽亞書四十二章3節;馬太福音十二章20節)。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生存的邏輯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