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 Photo Credit: PublicDomainPictures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剛學會走路的學步兒不像是父母的生命導師,畢竟他生活的點點滴滴都需要我們的教導。但這不表示我們大人無法從他們的行為中學到一些東西。例如:
發脾氣
顯然地,你不能因為老闆惹你生氣,你就當他的面倒地嘶吼尖叫。但是心理學家表示,學步兒的情緒是很直接的,生氣就發洩,這點值得大人們學習。如果我們壓抑太久,不允許我們生氣或哭泣的話,對自己是有害的。因此,下次當你覺得有情緒想發洩時,以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自己的感覺,才是健康的方式。例如,告訴身邊信任的人、寫日記、或直接找惹你生氣的人溝通,誠實地描述你的情緒,才是好的方式。
讓體能活動變得好玩
成人因為心裡有個[我應該要],常勉強自己去運動。當運動完,常常是疲累不堪。但是學步兒剛好相反,他們因為[好玩]所以動來動去,永遠充滿著活力。因此,心理學家建議大人可以想想自己還是小孩的時候,最喜歡做的體能活動是什麼。例如,如果你喜歡踢足球,就去參加一個體能競技類的運動;如果小時你喜歡騎腳踏車,就去學飛輪有氧;如果你小時喜歡跳舞,就去跳Zumba。
說[不要!]
[不要!]是大部分學步兒的口頭禪。無論你問他要不要吃蘋果、想不想睡覺,或只是跟他道早安,他的回應通常都是[不要!]。雖然他的態度讓人沮喪,不過有時也可讓人學習。當然不是指我們要跟他一樣魯莽沒禮貌,但是拒絕你一點也不想做的事或你沒有時間做的事,會減少我們的壓力,讓你有更多時間及精力去做真正會讓你愉悅的事。
直接表達需要
學步兒對於自己的需要表達很直接,無論是想要一顆糖或是想要一個抱抱(有時會多加一個[請]),當被拒絕了,他也會難過地大哭起來。對大人來說,我們也可以學習把自己的需要講出來,無論是想要老闆加你薪水,或是想跟另一半多要一點羅曼蒂克的感情。學步兒這點做得很好,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你不講出來,你就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
不要傷害自己
當學步兒跌倒,通常放聲大哭。他們哭不是因為沮喪於自己的笨手笨腳,他們哭是因為痛。當他們停止哭泣,事情就這樣過去了,這也是大人可以學的地方。不好的事情發生了,與其抱怨、指責自己的錯誤,不如給自己一些喘息的空間。不要沉溺在自己的錯誤中,把自己扶起來,學習錯誤的經驗,然後繼續走下去。
在小事中找快樂
學步兒常常因為微小、重複的小事而歡欣大笑,這是大人常常不能理解的事。但大人們也可以回想上次自己真的覺得快樂的時候是何時,是看一場電影的時候嗎?是散步在夕陽下的時候嗎?或僅僅只是看著你家小孩快樂地在電視機前面跳舞的時候? 記著這些歡欣的時刻,因為你可能往後想要找快樂時需要用到。還有,記著要隨時為生活中的小事開心。無論是天空的彩虹,或是小孩的一個親吻,或只是聽到一首喜歡的老歌。
尋求幫助
儘管學步兒喜歡享受[自己做一切]的獨立感,但他們對於需要父母幫忙時毫不遲疑。但大人真的需要別人幫助時,卻常常遲疑再三。很多婦女不喜歡尋求幫助,因為這表示自己無法掌握現況。但心理醫師提醒媽媽們,放下那些[我可以做任何事]的目標吧。因為讓自己做每一件事不會把自己變超人,只會把自己變超級疲累。
參考資料:
9 Habits You Should Steal From Your Toddler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