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第五德嘉
無子化?無孫化?
根據英國研究,由國家統計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ONS)公布的「年次別生育率」,英國在1970年代出生的女性,大約4人就有1人沒有生育孩子。
身為少子化更為嚴重的台灣,若要討論未來學,其實有個議題可以直接跳過,那就是「少子化」,因為更需要研究的應該是「無子化」。
台灣人即將絕種?
依照最簡單的中學數學來計算,台灣孩子出生的數量快速減少中,西元2000年之後,每年新生兒都是20多萬人,所以不論是用任何一種計量學、統計學,這些00後出生的台灣孩子累積10年,也總共約200萬人,到了生育孩子的時期,無論孕婦的年紀是15歲到45歲,一對伴侶應該只願意生出1個孩子的前提下,這年輕世代能「量產」嬰兒的可能性低到無。
所以,再下一代的台灣孩子怎麼算都是少得可憐,然後他們的後代繼續產出新生兒的數量,必然是微乎極微,就這樣演化下去,除非政府規定全面不能避孕,否則真的是無解了。
在這樣簡單的社會達爾文邏輯下,不出幾十年,台灣人的數量將會越來越稀少,這該怎麼辦呢?
無子化原因
年輕人太晚畢業也太晚就業,社會上能求職的大多是低薪,整體環境太糟,薪水凍漲到年輕人出社會能養活自己就不容易了,而且高分男與高分女太少,誰願意跟媽寶、公主病、工具人、宅男宅女、網路上癮者、魯蛇……來結婚生子?那不是來自找麻煩嗎?
若未來科技能發展出優質的VR色情片,再配上高階的體感器,對於某些人來說,真的不需要伴侶也能解決性慾,新生兒大量減少的全球化效應又將進入新紀元。
世界氣候惡化,稀奇古怪的疾病層出不窮,另一方面,身為亞細亞孤兒的台灣,因為擁有太優質的戰略地位,台灣人潛意識中藏著一個風險,那就是也許有一天又會遇上戰亂而顛沛流離。
台灣現在面對的是一個嚴峻的狀態,將會沒有年輕人組織出足夠數量的軍隊,這種軍力就算是量少質精,也是會在大型攻勢下窘迫不堪。
中興大學中文系的祁立峰教授寫了一篇〈我又遇到你了,在我們內裡、外在與時代都已衰敗的現在〉文章,他用杜甫的詩歌與詩史,形容遇到安史之亂之後,杜甫的顛沛流離,也形容台灣人一樣生活在一個「危若累卵的偏安政權,還能風雨飄搖幾多時?那麼假若何其不幸地,我們這一代就得身經喪亂……」,既然如此,誰又願意生孩子出來受苦受難呢?
對抗無子化 不能賄賂女性
《天下雜誌》593期的封面主題是《姊的時代》,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克莉絲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Madeleine Odette Lagarde)在〈對抗少子高齡化 不能只「賄賂」女性〉這篇文章裡,表面上她也說了些對少子化幾乎無解的官樣文章,但在科技進步的議題上,她在受訪中,潛藏了一些似乎不能講明的解決方案。
其實「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解決無子化的方法其實有:
1.嬰兒孵育器:
懷孕這種辛苦又危險的事情,就交給嬰兒孵育器,讓婦女不用體驗生產過程,社會觀念十幾年就會變化,讓人類用原生精卵來源源不斷的「量產」,也比用複製人的全面進擊好上太多。
2.合法的大量器官移植
利用現有的中年人、老年人的數量,利用醫療新科技回春,換內臟、肢體、皮膚……,回到17歲的少男少女時代,以增加自我照護能力,又能投入職場賺取薪資,減少人力不足與消費不足的問題。
3.老年人的鋼鐵人裝甲模組
類似鋼鐵人電影裡的機械裝甲,能讓「人機一體」的老年人,擁有跟年輕人一樣的活力與生產力,讓老年人再就業。
日本的山海嘉之博士,已經在日本成立CYBERDYNE株式会社(CYBERDYNE Inc.),持續研發一系列的動力裝甲,這些可以外掛在老年人身上的裝備,讓坐輪椅或臥病的老人,能靠機械站立並擁有比平凡年輕人更強壯的的工作能力。
無孫化時代先降臨
總之,在科技與醫學不斷進化的過程,人口不足與匱乏的現象,在短時間內可能還無法找到快速策略,但是,我們至少讓自己在「無子化」社會來臨前有心理準備,並且提早規劃自保之道,減少社會負擔。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