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這幾年臺灣教育界對於國高中教育課綱該往哪裡走產生分歧,時常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澳洲其實也面臨相似的問題,主要原因在於澳洲學童的讀寫能力低落,每5位青少年有1位不會讀寫,因此澳洲聯邦教育暨訓練部拋出「回歸基礎教學簡化課綱」(back-to-basics curriculum)的議題,期盼於接下來舉行的跨州會議中,進一步凝聚共識,簡化過度繁重的小學課綱,推薦採納回歸基礎、注重基礎讀寫與算術能力的教學法。
(影像截取自AGDET)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OECD)資料顯示,澳洲15歲青少年18%缺乏基礎的讀寫與算術能力,唐納利教授指出無自然發音法的基礎,全憑「看與猜想」的直覺,無法培養學童的識讀能力,他抨擊過去15至20年來澳洲全國課綱的撰寫,太過考究所謂全球潮流趨勢,反觀OECD表現優異的國家如芬蘭、新加坡、南韓、日本等,課綱的設計嚴謹、教師導向的課堂學習經驗、對於學生有高標準的成果要求。澳洲教育部長派恩指出,過去10年來,政府在教育支出已提高了40%,但無論與亞洲國家學生或本國生的成長速率相比,澳洲學生的總體表現仍令人失望。
不過無論是澳洲還是臺灣,在進行課綱調整時都會面臨同樣的議題,孰重孰輕?哪些該留哪些該刪?每個來自不同社會背景的專家學者所提出的意見都無法兼顧大眾的需求。以澳洲為例,為解決過度繁重的課程安排,澳洲打算將原有的歷史、地理、公民教育、經濟與商業等4個獨立科目將整併為一共同學科「社會科學」,各州政府教育廳課綱審核小組對此調整有所疑慮,認為過度強調讀寫算數會「稀釋」掉歷史地理等科目的重要性,甚至認為部分調整課綱其實只是換湯不換藥的表面功夫。
台灣另一個問題則是異動太頻繁,雖然馬英九政府則認為課程綱要修訂是依據社會變遷、教學現場之需求,但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自民國89年發布暫行綱要後,在92年至95年間3年半即修正10次,其中社會學習領域在92年1月修正暫綱後又於94年8月再次修正發布.
針對這個問題,目前相關單位調整修正頻率,改採至少實施3年1輪再調整的理念,希望可以循序漸進,不要造成學生、家長及老師的負擔。
另外,臺灣在調整課綱的時候,也可以將澳洲目前考量的面向納入統整規劃,即抽離架構後的片段知識學習是否將導致學生「失去深入學習各個課程的機會,不知自己是誰?不知自己是從哪裡來?不知未來將往何處去?」
參考資料:
澳洲檢討小學課綱 籲回歸扎實基礎教育 澳洲人報、The Conversation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