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105大限和教育功利化挑戰

【記者李容珍新北新店報導】

「新生兒數目年年下跌,從民國八十七年遽降五萬人,代表十八年後的大學適齡人口也將遽降五萬名考生,這就是高等教育聞風色變的『105大限』,又稱『高教冰河期』。保守估計,約有三分之一的大學院校在此一風暴中被迫轉型或淘汰。」中原大學前人文與教育學院院長潘正德,於八月12日在迦密山學術論壇發表「全人教育與臺灣高等教育」專題時,憂心地表示。

廿一世紀高等教育走向商業化
他首先提醒,從教育的功能來看,教育是推動人類歷史與文明發展的主要力量,有其無可取代的地位與價值。不過,廿一世紀台灣的大學教育受民主自由、生產形式、科學和技術的結合三股歷史力量的影響,形成科技專業化、實用功利化的基本特徵。於是高等教育不再是以個體或受教者為中心的基本架構,在教育過程中,人不再是主體,大學教育的內涵因此逐漸窄化,普遍把人當作是一種生產的資本及工具。

他提到,若把教育目標定位在獨鍾專業知識技能,卻偏廢人文、社會學科,而形成所謂的「未受教育的專家」,或僅受部分專業教育的專家。當高等教育以市場為導向,為滿足消費者需求,教育被窄化成獨厚專業知識的教導時,可能在「偏頗的教育」下,造就所謂「價值偏頗混亂的人」。此一現象,對學術求真、人性求善、人生求美的教育理想背道而馳,且漸行漸遠。

他引用前教育部長楊朝祥曾提到的「二十一世紀教育願景」中,指出「全人教育、溫馨校園、終身學習」是邁入公元2000年的教育主軸。教育部亦在「教育改革行動方案」明訂執行內容為「各校重視通識教育以落實全人教育理念」。於是,全人教育遂為全國各級學校所接受,從小學至大學,莫不爭先以全人教育為至高之辦學理念,但每個學校的「全人教育」完全不同。

魔課師風暴衝擊
他說,台灣高等教育在過去幾年的急遽擴增,至103學年度,總計有162所大學院校。但院校增加,預算上並未相對提高,在僧多粥少的困窘境中,各大學自籌經費變成大勢所趨。「大學教育商業化」遂成了台灣高等教育的主流趨勢與公共議題。此外魔課師(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大風暴,亦即「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透過強力互聯網,克服「師生互動缺乏」及「評量機制不足」的限制,將課程包裝成漂亮商品,每開設一門知名線上課程,吸引不同校、不同國籍的數千人選修,因而帶來豐厚利潤。但解構傳統的學制,跨越學校蕃籬,也造成高教105大限的質量衝擊。

值此面臨質量轉變、生存轉換、創新汰舊之關鍵時刻,教育部今年六月底完成「高教創新轉型條例」報行政院審查,試圖為高教困境解套。但因欠缺對公私立大學常年資源分配不公之全面檢討,引發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之憂心,認為此條例企圖讓大學企業化、學店化,鼓勵大學舉辦衍伸企業,更甚者讓學費自由、高學費化,造成高教發展更大的危機。

堅持理念全人教育不可忽視
他說,教育理念是從事教育工作的一套想法、信念或理想;沒有創新的教育理念,就沒有推陳出新的大學文化,大學教育自然無法進步。在高等教育實施過程中,教育理念不僅是學校核心價值的具體呈現與實踐,也是大學永續生存與發展的競爭利器。台灣各大學身處生存與否、轉型創新的現實泥沼中,似已無力顧及上述教育理想與理念的體現。其結果是,大學教育的辦學理念不過是束之高閣的藝品,如何創造收入,以利生存才是王道。

面對台灣高等教育面臨的困境,他認為,學者專家從組織再造、人事精簡、國際化、差異化增闢生源,以及遠距教學、線上課程等提出解決之道,獨獨少見從教育宗旨與理念的實踐著手。他以中原大學全人教育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台灣高等教育再啟航的歷史高點來看,全人教育理念的闡揚與實踐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潘正德:大學教育須具體實踐核心價值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