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林孝義醫師口述‧記者林旻柔整理】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自體免疫疾病」,但是講到「類風濕性關節炎」,大家應該都聽過,知名作家杏林子也深受類風濕性關節炎之苦。自體免疫疾病,因發病原因複雜並難以預測,且併發症不一,診療難度頗高。

一般而言,身體的免疫系統能幫助人體抵禦外來異物,但是當免疫系統無法分辨敵我,開始攻擊人體正常的組織和細胞時,就形成所謂的「自體免疫疾病」。常見的疾病有:全身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

病因與初期症狀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時,免疫系統會產生自體抗體,如「類風濕性因子RF」及最近發現的「抗瓜氨酸化蛋白質抗體ACPA」,會引起發炎現象,繼而破壞身體正常的結構。

正常人體的關節腔內有一「滑膜」,可分泌關節滑液,以保護及濕潤關節。若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滑膜腔會遭受侵害,發炎細胞在關節聚集,造成紅、腫、痛、熱的症狀;嚴重時會侵犯整個關節及骨骼,若不及時治療,關節最後會變形或導致殘障。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不明,可能和基因、內分泌、環境有關。病發初期,患者會感到局部的關節僵硬疼痛,起始於手部侵犯,此病症具有兩側對稱性,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很快就導致殘障。其黃金治療期在發病的前兩年,除了最常被侵犯的四肢小關節外,肺部、皮膚、血管、神經和眼睛等全身器官,都可能被侵犯,造成心包膜炎、血管炎、肺纖維化、乾眼症、鞏膜炎、腎臟類澱粉沈積症和血液疾病等。

發病過程

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在台灣約有10萬名患者,男女比例約為1比3,中年婦女較易發病。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此病症在中國及台灣的盛行率約0.4%,比白種人佔1%略少。

至於病程的變化,會有「活動期」與「緩解期」交替出現。活動期患者會出現「晨僵現象」,並有倦怠、食慾不振、虛弱和貧血的症狀,通常最先侵犯四肢關節。

緩解期的症狀較活動期輕,可能維持幾個星期到數年不等,也有極少數患者終身沒再發病。但緩解期過後,患者可能因為發燒、感染、情緒變化等某些刺激,而回到活動期,關節就在反覆發病之下變形或導致殘障。此外,活動力較高的患者也有其他風險,約有5到15%的人會出現皮下結節,此症狀好發於肘關節伸側、手指周邊等,若發生在肋膜和眼睛等部位,則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用藥與保養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約有四大類:第一、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有快速止痛消炎的作用。第二、緩解藥物(DMARDs):包含氨甲蝶呤(Methotrexate)、奎寧等抗風濕的藥物,可根本改善病情。第三、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有口服及注射兩種使用方式,若注射於少數嚴重發炎關節,須先將關節積液抽出。第四、生物製劑:也是近期常用的藥物,其效果良好,副作用也較小,但缺點是價格過於昂貴。

風濕性關節炎很容易導致手腳變形,最重要的是必須用藥物控制,以減少關節發炎的機率。至於手腳發病的障礙過程,建議儘早利用輔具加以協助,減少畸形持續惡化。日常生活的保養方面,要避免手腳部位的過度使用,鞋子儘量選擇健康舒適的鞋款,最好加上鞋墊保護。日常活動則每隔一小時至少應休息10分鐘,一天要睡滿8小時,最好有午休;若要運動,最好有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並記得在運動前要冷敷。

20140904_林旻柔、林孝義_生醫_殘障的元兇-類風濕性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