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每位父母無不希望孩子充滿自信且心智堅強,所以總是會盡量找到機會稱讚孩子。心理治療師Jessica VanderWier表示,父母這樣的做法不見得不好。研究表明,表揚孩子有好處。一個簡單的讚美可以產生自我價值和自豪感,然而,這必須取決於父母給予的是什麼樣的讚美,以及何時稱讚和多頻繁稱讚。
身為一名與無數父母和孩子一起工作的心理治療師,VanderWier時常看到過度讚美孩子才能或表現所帶出的負面影響。簡短而誇張的讚美(例如“這看起來很棒!”、“你真帥!”、“做得好!”)往往會導致孩子只關注可能會損害他們自尊的事情,例如,他們可能會感到表現焦慮(“如果我回答錯了,我就是太愚蠢了”),或者認為他們只是因為他們的外表而受到讚賞(“如果大家認為我穿這件襯衫看起來很奇怪怎麼辦? 他們就會不喜歡我”)。那麼到底該如何正確地讚美孩子呢? 以下是培養自信、自我激勵和心智堅強孩子的父母們所使用的做法:
- 這些父母會稱讚孩子努力的過程
當你表揚過程(例如,孩子在數學作業上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孩子的天賦或成績結果(例如,孩子快速解決數學問題的天生能力)時,孩子更有可能對未來的挑戰形成積極的態度。史丹佛教育學研究院心理學教授Carol S. Dweck於1990年代做了一個關於讚美的實驗: 一組孩子被告知他們成功是因為他們很聰明,而第二組孩子被告知他們成功是因為他們努力工作。實驗結果發現,第二組孩子在面對更難的拼圖挑戰時充滿了信心,即使過程中也會犯錯。
- 這些父母從不做比較
大多數父母都喜歡比較,有時甚至會告訴孩子他們比其他人更好(“你進的球比所有隊友加起來都多!”); 通常這是出於好意,因為希望孩子能像父母一樣感到自豪,並有動力在下一次做得更好。但出於所有錯誤的原因。然而,陷入競爭的惡性循環是不健康的,更糟糕的是,根據研究,在某些情況下用比較來給予孩子讚揚會培養出自戀、尋求關注的行為和缺乏團隊合作價值觀。更好的方法是,鼓勵孩子將過去的努力與現在的努力進行比較,而不是與其他人進行比較,如此可讓孩子養成自我提升的習慣。
- 這些父母會使用觀察性詞語
與其說“太好了!”,不如說“我喜歡你畫中的色彩,多說一下你選擇這些色彩的原因。”,這同時也是讚賞過程的做法。另一個例子是,與其說“你騎那輛自行車看起來很專業!”,不如說“你騎自行車時非常小心和專注,即使搖晃了一下差點摔倒,你還是繼續前進。看起來真的很酷!”這些簡單的語言可以幫助孩子為自己的付出及努力而感到自豪,並在未來更勇敢且樂意面對挑戰。若是孩子挑戰失敗了,父母不需要告訴孩子該如何改進,相反地,問問孩子下次可以如何改進,這樣也可以讓孩子知道,有問題及需要時可以安心來向父母表達。
Reference: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