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肖霞客(旅遊達人)
來瀋陽可看清朝的兩項世界遺產,分別是位於市區的瀋陽故宮,及郊區的福陵與昭陵,福陵葬後金第一代君主努爾哈赤,位於瀋陽東郊,俗稱東陵。昭陵是後金第二代君主、清朝正式建立者兼開國皇帝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的合葬陵墓,位於瀋陽市北邊,俗稱北陵。在很多年以前來瀋陽即參觀過這二座陵墓,此次再來瀋陽,特別再去北陵,因它是清入關前「關外三陵」(撫順永陵、瀋陽福陵、瀋陽昭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築之一,且建有北陵公園,值得在初春時故地重遊。此外,本系列文章中將另外介紹撫順永陵,至於對福陵有興趣的讀者,可另外閱讀相關文章。
清昭陵、瀋陽故宮、清福陵之相對位置
昭陵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順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後歷經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呈現現在的規模。1927年,奉天省政府將昭陵及周邊官地開闢為北陵公園。陵寢建築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後寢」的陵寢原則自南向北由前、中、後三個部分組成,布局以昭陵、神道為縱軸,延伸南北形其主體建築都建在「中軸線」上。建築由南至北依次為:前部,從下馬碑到正紅門,包括華表、石獅、石牌坊、更衣廳、宰牲廳;中部,從正紅門到方城,包括華表、石象生、碑樓和祭祀用房;後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寶城,這是陵寢的主體(維基百科)。
來到昭陵門口下車後,映入眼簾的是三座連在一起的紅色門樓,此為正門,從正門的顏色與樣式就可一眼看出這是明清時代的典型皇家建築,正門看起來相當新穎應是近年修建的。陵區最南端是下馬碑,其次,為華表和石獅。進入後來到一座大公園,這就是昭陵公園,順著中軸線前來會見到一座皇太極著軍裝的石像,皇太極的歷史評價很高,故對這位一代君王的雕像表達敬意。中軸線兩邊種滿許多樹林,兩邊還有人工湖泊,可供遊人在此划船。還許多遊樂設施,供遊人玩樂,這就是昭陵公園的主體,經過神橋來到一座精美的神牌坊,這才算是要進入昭陵的主體區。
由下面的昭陵公園布局圖可知北陵公園事實上是一座森林公園,前方三之二為公園區,後方三分之一為陵墓區,對多數的當地民眾而言,主要是來公園區休憩,對外地遊客才是來觀賞這座世界遺產,但腳力須夠,否則走到石牌樓已腳軟了,更何況看完陵區還要走回程呢? 不過,為了看世界遺產走這麼累是值得的。此外,公園區也是規畫相當不錯的,園內的自然景觀千姿百態,其中芳秀園是北陵公園的園中園,四季分呈,初春櫻花盛開、盛夏荷花競放、深秋滿山紅葉、寒冬銀裝素裹,蒼松挺拔。整個園林,奇花異石,運用中國傳統園林建築藝術將自然美和人工美合為一體,且還有柳岸成蔭的大型人工湖。只因這次是來看陵墓且現在是初春,公園的花草尚未盛開,夏天來應該更有看頭,看來若要走完整個公園,須要花許多時間。
北陵公園圖 資料來源:美景旅遊網
神橋往北走為石牌坊,石牌坊為仿木結構,四柱三間式,牌坊規模不算大,但保持了清初相對低調的風格,整個牌坊上皆有雕刻,如佛家八寶、龍紋與花紋,在紋飾上端莊大氣,處處體現皇家氣派。牌坊前後擺置多隻造型不同的石獅,令許多遊客在牌坊前駐足欣賞。繼續前行來到陵寢正門—正紅門,此門周圍是環繞陵區的朱紅圍牆,又叫「風水牆」,牆上有龍形琉璃裝飾。正紅門內有一條南北筆直的石路叫「神道」,神道兩側由南往北依次立有擎天柱、石獅子、石獬豸、石麒麟一對、石馬、石駱駝、石象各一對,這些石獸統稱「石象生」,石像生區種滿許多松柏,在初春顯得高大、剛勁挺拔。再往北,在神道正中有神功聖德碑亭一座,為放置皇太極生平事蹟與功績的石碑,只可惜因整修而未開放。下一篇將介紹陵園主體建築,包括隆恩門、方城、隆恩殿、大明樓、寶頂、角樓等皇家陵寢建築。
清昭陵入口大門,中間門未開放,右邊門進,左邊門出
入口正門的屋簷上有滿漢文字的「昭陵」匾額
昭陵入口大門的石獅
入口處的下馬碑,上方文字已模糊,兒童在此嬉戲
皇太極的戎裝雕像,手握大刀
昭陵已闢為昭陵公園,進入大門後的公園步道
公園內有許多樹木,北方樹木在冬日顯得相當蒼勁挺拔
瀋陽初春的樹木尚未長出嫩芽
華表,在柱頂站立一隻石獅
昭陵公園內的水池,可供遊客划船
昭陵公園內的樹木鬱鬱蔥蔥
因昭陵位於市區,市區溫度較高,故不像植物園內還有積雪
來到一座壯觀的石牌坊,開始進入陵區主體
牌坊的細部雕刻,盡顯皇家氣勢,中間有佛教八寶圖案
石牌坊上雕有許多祥雲與龍飾
石牌坊的左面雕刻
石牌坊前的石獅,這是公獅較威猛
石牌坊的另一隻石獅,這是母獅較可愛
進入石牌坊後回望牌坊背面與神橋、人工湖
正紅門,進入後將進入神道,僅留右邊門供進出
正紅門風水牆上的琉璃蟠龍壁
正紅門後的石獅
神道前的第一個雕塑為擎天華表
石像生中的石獅子
石像生中的石獬豸,為傳說中的神獸
石馬及旁邊的巨松
石像生中的駱駝,松樹為其遮蔭
石像生中的大象
石像生的盡頭是神功聖德碑亭,擺置清太宗的功能碑,因整修而關閉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