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李國鼎故居保留他生前生活儉樸樣貌(圖/李容珍攝影)

「家裡每個房間都可以看見聖經經文和圖片…」李國鼎故居經去年整修後,於二月20日下午舉行睦鄰音樂茶會,透過音樂、導覽和分享,緬懷這位「台灣科技教父」、也是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推手-李國鼎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基督信仰對他的深遠影響。

李國鼎最常讀的禱告文是:「今日我求主,使我把正義放在功利之前;使我把別人放在自己之前;使我把屬靈的事放在肉體的事之前;使我把成就高尚目標放在享受目前快樂之上;使我把原則放在名譽之上;使我把祢放在一切之上。」

每天在書桌上必讀的聖經

母親信主後影響家人
李國鼎獨子李永昌受訪表示,記得他高三時,才從臨沂街搬進這裡。家裡多是由母親在打理,父親多半在工作,平常過著一般的家庭生活。母親出生就受點水禮,後來重新受洗。母親早年一直為父親禱告,舉家遷來台灣就約父親一起去教會。生下他後,不但為父親、也為他禱告,直到1966年和1968年,父親和他先後受洗。

他說,父親受洗後,一定每天讀聖經、禱告;特別遇到重大事情,不論是出訪聯合國或是為十大建設籌款等,一定會花很長時間慎重禱告。母親生病後久臥床上,晚上父親就一個人跪在床前禱告。

李永昌說,父親對他完全不打不罵,但會為他禱告。以前很羨慕別人寫信給兒子,他也曾要求父親寫信給他,講了幾次後父親最後才說:「你要了解我,讀我的書就可以了!」父親很有系統的將自己在不同階段的演說編輯整理成書,他讀過之後,看到父親教人如何去思考、解決事情,覺得很有道理。

他說,父親不是普通人。記得父親的長官尹仲容過去對台灣經濟有很大貢獻,但是尹仲容過世後,太太去開花店,加上親友的資助才能過日子。尹仲容太太生病到醫院沒錢支付,他父親知道後就找親朋好友幫忙,幫她付醫藥費度過難關。

「最後的晚餐」和「基督是我家之主」

李永昌談到母親的愛,是愛每一個人、事、物;父親的愛是愛國家、愛華人和全人類的大愛。早年營養不足,母親40歲就骨質疏鬆,晚年摔了一跤,兩節骨頭斷裂,躺在床上十多年,請人照顧。母親為了陪父親,忍著身體疼痛,到後來說:「我不陪你了」,過一陣子就安息主懷。

儉樸的生活,對他們家而言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李永昌說,抗戰期間,大陸的親友死了很多人,父親來到台灣,自然對台灣的情感深厚,愛台灣一輩子。不論是誰當總統,父親都全心全意、忠心為國家做事,也為他們禱告。愛台灣、愛國家的心一直不變。

李永昌說,目前台灣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將來能做甚麼,生活困苦;但他認為,不管誰當總統,是否有所作為,大家開不開心,還是要多為領袖禱告,不要再內鬥內耗。

雖居高位 生活儉樸典範
李國鼎故居於民國24年日據時代建造,李國鼎於1972年擔任財政部長時搬進來,於2001年過世,在這棟房子住了29年。目前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及社會人士推動故居為市定古蹟,並獲得社會各界捐資籌建紀念館。

進入李國鼎故居大門,左牆上掛著耶穌與十二門徒「最後的晚餐」圖畫以及「基督是我家之主」的經文。右轉進入書房,除了書桌上放了一本聖經,牆上掛著「BLESS THE HOUSE WE PRAY」以及桌上「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的經文(羅馬書十二章12節)

導覽人員說,李國鼎的書櫃放很多娃娃手工藝品,是他利用出國考察機會為台灣尋找商機,因為沒有時間購物就在機場買娃娃,把娃娃帶回來提供當時台灣的手工製造業者參考,作為提升品質的範例,希望幫助業者重新研發,提升台灣的產能。李國鼎深具國際視野,希望將「MIT台灣製造」成為永不墜落的台灣奇蹟。

「餐廳使用的椅子主要用卡榫裝置,坐久了會鬆掉,他們就用繩子綁住」、「他在每個房間都放一台電視,隨時注意新聞和氣象報告,如果氣象變化影響到農業生產,可以隨時掌握情況。」、「他們家的浴室和廚房的東西都可以進博物館了!」從李國鼎生活點滴,看見平凡中的不平凡。

李永昌說,他很感動一群志工投入,當這些志工認為要做好這件事情,就當成自己的事熱心投入,讓他很驚訝。他也鼓勵教會弟兄姊妹可以參與或是在故居舉辦活動等。

李國鼎故居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10:00-16:00(週日、週一休館)
電話:(02) 2356-4398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泰安街2巷3號
網址:http://online.ktli.org.tw/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李國鼎故居 李永昌懷念父親生活信仰對台灣的愛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