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辜樹仁 圖片/Shutterstock提供

把昆蟲夾進漢堡、將蟋蟀磨粉做餅乾,這不是惡作劇。歐美掀起「食用昆蟲」熱,營養價值高、容易飼養又環保,還能解決糧食危機。新型態食物,等你來嘗鮮。
近年來,除了全球科技創業潮之外,其實還有一股鮮為人知的新創業潮。

那些創業家們推出的新玩意,將顛覆大家的習慣與觀念,挑戰你的舌尖味蕾。

他們做的,就是運用現代科技,大規模飼養「食用昆蟲」,因為昆蟲富含蛋白質等各種優質營養素,是未來肉類的最佳替代品。

這股新創業潮背後,是聯合國糧農組織(UNFAO)的推廣。

昆蟲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容易飼養、成本低,對環境衝擊小,被聯合國認為是解決人類糧食問題、環境污染和全球暖化的最佳未來食物。

肉類替代品 超市就買得到

去年四月,一家新創企業在美國俄亥俄州開張營業,名叫「大蟋蟀農場」(Big Cricket Farms),這家公司不僅是一處飼養蟋蟀的養殖場,更是一家食品供應商,它供應的食品,顧名思義,就是用蟋蟀加工製成的各種食材。

沒聽錯,就是在夏天的草叢中吱吱叫的蟋蟀。

創辦人包賀伯(Kevin Bachhuber)和餐廳、麵包店、超市合作,研發出以蟋蟀製成的漢堡內餡,以及使用磨成粉的「蟋蟀粉」,製成餅乾。

包賀伯也和另一家位於波士頓的食用昆蟲新創企業Six Foods合作,研發蟋蟀粉、蟋蟀豆、蟋蟀米,作為製作點心脆片的原料,還取名「吱吱叫脆片」。

Six Foods從群眾募資網站Kick-starter募到七萬美元,用來生產海鹽、起司、烤肉醬口味的吱吱叫脆片,去年底開始銷售到全美的超級市場通路。

大蟋蟀農場的養殖場,佔地只有五千平方英呎(約一百四十坪),目前每月生產一百三十六公斤的蟋蟀,包賀伯今年計劃將產量提高到每個月一千一百公斤。

以製造業工廠的標準來看,這種擴張速度似不可能的任務,但包賀伯很樂觀。

「飼養蟋蟀的空間使用效率非常高,也不需要昂貴的設備,」包賀伯對英國《衛報》解釋,一隻蟋蟀的生命週期中,可產下一千到三千顆卵,從孵化、成長到可以「收成」的大小,只要九週的時間。

在蟋蟀「收成」之前,包賀伯用蘋果、胡蘿蔔等蔬果餵食蟋蟀,讓牠們產生不同「口味」。

目前大蟋蟀農場銷售一袋冷凍完整蟋蟀的價格,介於四到十美元之間,一公斤蟋蟀粉的價格,大約六十六到七十七美元。

除了食品供應商,通路也開始販售食用昆蟲。

去年底,荷蘭超市集團Jumbo旗下在格羅寧根(Groningen)的門市,開始販售由昆蟲製成的漢堡與「香脆零食」,成為荷蘭第一家開賣食用昆蟲的超市。

今年起,Jumbo旗下的所有門市,已全面開賣食用昆蟲。

Jumbo對當地媒體表示,提供這樣的新產品,是希望讓消費者有健康、可替代魚與肉類的食物。

大蟋蟀農場和Jumbo超市,只是昆蟲創業潮的其中一例,投入食用昆蟲養殖的新創企業,正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例如美國鹽湖城的Chapul和紐約的Exo,銷售以昆蟲加工製成的營養棒(energy bar)。

其實,把昆蟲當食物,在亞洲、拉丁美洲、非洲傳統社會中,已行之多年。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全世界吃昆蟲的人口,已有二十億人…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天下雜誌》572期】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Vogue》總編輯:別太專業,做個有觀點的通才吧
誠品大戰富邦7年揭密
澳洲人 七十歲才能退休
5大企業CEO看物聯網未來
【獨家專訪鴻海郭台銘】化遺憾為力量,能為人帶來幸福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