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滕淑芬
5月5日,大雨傾盆的傍晚,台大管理學院會議廳湧進100多位年輕人,都是來聽台大創創中心舉辦的「年輕人該不該創業?」座談會。
主持人、台大車庫總監柳育德,看到台下竟有身穿小綠綠制服的高中生,以及20多位大一、大二學生,有點驚訝地說,「竟然這麼早就想了解創業?」
儘管近年有不少年輕人抱怨薪水過低,時不我予,好像機會都被上一代搶光,但由國內外風起雲湧的創業潮看來,此刻其實正是年輕人創業的最好時機。
新科技+新腦袋 賦予創業全新面貌
6月中,《遠見》採訪團隊遠赴美國波士頓訪問MIT史隆管理學院教授、暢銷書《第二次機器時代》作者艾瑞克.布林憂夫森(Erik Brynjolfsson),他就指出,過去幾年科技變化的速度太快,未來更會加速前進,只要能善用新科技,就可能顛覆傳統,因此,現在正是各行各業最好的創業時機。
即便是文化創業產業亦然,因為只要把產品放在網路上,隨時可以接觸到數以百萬的消費者,測試市場需求。
以中國來說,被稱為「淘寶第一村」的浙江義烏劉村,憑著「全球小商品集散地」的貨源優勢,網路創業家遍地開花。一個僅有1400多人的小村落,開了2000家網路商店,年成交額達數十億元,造就不少千萬級的電商。兩年前中國甚至喊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把創業、創新打造成推動中國經濟前進的雙引擎。
美國,從矽谷到紐約、波士頓的創業潮,近幾年更是異常興旺。即使經歷2000年的網路泡沫,Google仍在2004年上市,臉書也在這一年創立,成為兩大超級「獨角獸」(矽谷稱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新創公司)。
史丹佛大學自1951年開始推動產學合作,2011年的調查顯示,已有3萬9900家企業出自史丹佛大學的培育,創造2.7兆美元的營收,這些企業共雇用了540萬名員工。
台灣的創業風氣,雖然不像美國和大陸如此火熱,但這幾年也在政府扶持下,蔚為風行。
為了鼓勵年輕人創業,目前共有13個部會,48個創業補助方案,投入數十億元的補助資源。
創業加速器、共同工作空間、車庫等,更已全台林立。
進入中小企業處的「青年創業及圓夢網」,網站上有幾個關鍵數字:21個創業競賽、45個創業社群、64個共同工作空間、105個創新育成中心。
新創 是產業翻轉的機會
可以說,此刻的台灣,只要有年輕人想創業,一點也不會寂寞,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政府或民間的資源,成為創業的第一桶金。
「新創,是台灣的機會,」有技轉王之稱的台大前學術副校長、現任教育部次長陳良基,2005年就在台大鼓勵有科技創新能力的碩博士生創業,當時台大一年約有50位學生投入。陳良基親自帶著學生向創投募集資金,「但因學生實力不夠,常被創投打槍,資金相當不足。」
沒有理由氣餒的他,努力向校友募集七億元,帶著團隊到矽谷見習。2008年在台大開辦創業學程,兩年前又向行政院前院長江宜樺建議,整合各部門40多個新創計畫。他說,政府喜歡辦比賽,但「創業需要的是環境,不是拍拍手。」
「你知道麻州劍橋(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所在地)方圓一公里內有多少新創公司?」陳良基曾拜訪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意中心,接待的教授問;陳良基猜100家,答案是500家。MIT創校至今100多年,已成功扶植2萬5000家新創公司。
目前全世界都在尋找創業新典範。今年3月《富比世亞洲版》(Forbes Asia)透過亞洲各地記者和業內人士推薦,在企業科技(B2B)、消費者科技(B2C)、製造和能源、公益創業、藝術等十個領域,選出具有創新精神與領導力的亞洲30位青創家,希望他們「在未來五年、十年可能成為下一個比爾蓋茲或馬克.札克伯格」。台灣的劉安婷、林大涵和柯軒恩也入選。
「媒體應多報導台灣青創家的故事,」不少關注創業風氣的有志之士異口同聲地說,惟有透過年輕創業家的故事分享,才能帶動更多年輕人勇敢追夢。
學校、專家推薦 嚴選30位青創家
在這個初衷下,《遠見雜誌》除了自己蒐尋名單之外,還邀請台大、清大、交大、台科大、北科大等鼓勵創業的學校,及擁有多年創業輔導經驗的之初創投、時代基金會、台灣競技場、工研院、台創中心、中小企業處、國發會創業天使計畫等部門,協助《遠見》推薦台灣35歲以下的成功創業家案例。
不限產業,舉薦標準包括已有營收營運模式,產業有未來性、影響性,有外部資金(如創投或募資成功)挹注等。
舉薦單位非常謹慎,平均推薦五~八位。從大批名單中,最後彙整出30位青創家。其中多位入選者是同時被多個單位推薦的。
敢夢、敢為自己而戰 35歲世代爆發力最強
整體而言,台灣的確有愈來愈多年輕人勇敢追夢。例如研發3D列印機的台大FLUX團隊,大三就休學出來創業,入選《富比士亞洲版》的林大涵也是大學時期就創業。
分析這群人創業的領域會發現,最熱門的主題,就是數位經濟,包括物聯網、電子商務、智慧軟體應用等,占了1∕3。
其中創業八年的EZTable,已是台灣與東南亞最大的線上餐廳訂位系統。創辦人陳翰林26歲從美國回台創業,因為員工愈來愈多,六年間換了六個辦公室。他分析成功因素,除了上天眷顧,更因「走在趨勢上,看到網路已經取代很多使用者的消費行為。」
從創業者主題也可預見未來大趨勢是數位。數位經濟正是21世紀產業成長的火車頭。
「數位經濟不是產業鏈、供應鏈,而是生態系,」6月7日在之初創投第12屆的DemoDay,創辦人林之晨對著台下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和多家創投業者說,數位經濟是科技+通路的結果。
六年育成275家創業團隊的之初創投,密切追蹤這些公司的營運成績,總計過去一年的營業額共166億元,成長126%;整體募資金額達到71.5億元,年增54%;共創造3280個工作機會。
「如果在2014年初投資AppWorks生態系100萬美元,到了今天,約有1100萬美元的價值,還有比這更好賺的生意嗎!」林之晨說,不要覺得現在的團隊很年輕,五年、十年後,他們就會變成有價值的公司。
除了數位科技外,其他領域也都有傑出創業家,只要能以新創意解決現有問題、滿足需求,各行各業都有創業機會。
近幾年,台灣食安問題嚴重,此次入選的30位青創家中,就有六位看到健康需求,包括綠藤生機、早餐吃麥片、好好鮮生、鮮乳坊等,都主打天然、有機、新鮮,為生活飲食注入創新革命,得到共鳴。還有四位來自產品需要精雕細琢的文創業,另兩位看到群眾募資的動能。其餘七位則聚焦線上學習、安全居家、影音直播平台等。
跨界找點子 有缺口就有商機
這群創業家的人生理想,也大多不被所學牽絆。台大政治系畢業的,可以投入賣魚;台大財金系畢業的,研發芽菜;電機系的跑去賣麥片。只要細心觀察市場動向,找對缺口,處處都有商機。
創業家也有把夢做大的勇氣,包括陳翰林、吳佳駿、洪彥倫、關羽翔、柯軒恩等人,產品已走出台灣,有國際化的潛力。
30位青創家的故事,具體而微地反映台灣30世代的耐心、信心和雄心,不走他人鋪好的路,投資自己,投資未來,這也是創業家的特質。
這次入選的創業案例,只是拋磚引玉,難免有遺珠之憾。一定有更多台灣年輕人在各個角落努力著,希望社會能給年輕人更多機會,也希望有夢的年輕人勇敢追求,因為創業這條路上與你同行的人很多,並不寂寞。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7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7月號】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