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李杰夫
「順風車」又叫搭便車,在美國公路電影裏很普遍,在路邊豎起大拇指指向前進的方向,很快就有好心的司機停下讓你上車。在中國大陸,搭「順風車」旅行在這幾年流行了起來,但這裡的「順風車」或許與公路電影裏的「順風車」不一樣了。我有幾段和「順風車」有關的故事,在這裏將給大家聽。
故事一:
7年前我前往青海省西寧市旅遊,入住青年旅舍(hotel)。晚上4輛越野車開進了青年旅舍的院子,把院子塞得滿滿的。四輛車下來7個人,在大聲談話:「這和錢沒有關係,出來玩就要住青年旅舍,要的就這感覺,再跑4天應該可以到拉薩了吧。」一個學生模樣的小女生似乎聽到他們的對話,上前對他們說:「叔叔阿姨,你們要去西藏嗎,我買不到往西藏的火車票,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空位搭我到西藏呢?」具體的對話我記得不太清楚,反正這群開車的人是拒絕了,說不喜歡和陌生人一輛車。但7個人4輛車,載一個小女孩都不行嗎?這是我對真實世界裏「順風車」的第一印象。
故事二:
上圖是我5年前在福建省下洋鎮搭「順風車」,當時身上的錢只夠買一張回家的火車票,卻離火車站還有70公里遠,火車還有8個小時就開了,怎麼辦?走路不夠時間,搭公車害怕不能賒賬,於是我嘗試在背包上寫上目的地,看看有沒有好心的司機讓我上車。在公路上走了10分鐘,有位大哥就停在我面前,說剛剛進城就看到我的牌子,現在送完貨回程,一起走吧。就這樣我完成了我的第一次「順風車」經歷。
故事三:
2013年我騎機車在雲南省去往西藏省的路上,在兩省交界處的鹽井鎮,遇到一對男女在搭「順風車」。我過去和他們搭訕,他們說已經在這裡住了一晚了,可就是搭不上車。那時已是下午3點左右,我說這裡不是有公車前往下一個城鎮嗎,為甚麼寧願花錢住一晚也不坐公車呢?他們說搭「順風車」是一種態度,不在乎花多少錢,必須搭「順風車」去拉薩。
故事一和故事三都發生在大陸著名的旅遊線路青藏公路和滇藏公路上,沒有岔路,直通拉薩,來往車輛很多,想搭「順風車」的人更多。早上出發的時候不下七八十人在路上招手攔車,隊伍洋洋灑灑地排了一公里長。但現在的搭「順風車」的人並沒有原來那麼單純,打著「窮遊」「時尚」「態度」的幌子,上車後蹭吃蹭喝蹭菸不算什麼,還爆發過誣陷司機騙錢的負面新聞。
在我看來,故事二中的我確實在路上需要幫助,過路的司機大哥還是很願意幫忙的。但現在由於一些旅遊書和網路上把搭「順風車」描述成一種很酷很流行的旅行方式,不少人爭相效仿。不管有錢的沒錢的,不搭「順風車」好像就沒去過西藏一樣。而自駕遊的司機也樂意搭他們,覺得沒在路上「撿」過一兩個驢(旅)友就像沒開車去過西藏一樣。
這樣的「順風車」好還是不好?或許我無法評價太多,作為一個常常旅遊的人來說,或許路上遇到困難的旅者、當地的村民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更需要我們伸出援手,需要「順風車」資源。我就在路上載過前往寺廟的尼姑,需要出城的修路工人,如果不載他們,不知道會在路上走多少個小時。
「順風車」這個東西不是酷不是態度,只是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一種美妙的人際關係。旅程是不是難忘,不一定要花很多的錢去很遠的地方,根據預算和時間選擇最佳的交通工具,用心去看路上的風景,或許比為搭而搭「順風車」更有炫耀的資本。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