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來源:https://www.livescience.com
人類和動物都會表現出多種多樣的社交行爲,不論是交談、組建家庭,還是互利合作、霸占侵略,這些行爲都是天生而來,但是到底是大腦的哪一部分在掌控這些社交行爲?人們其實知之甚少。
不過現在,新工具的誕生可以幫助科學家們了解到當動物在社交時大腦是如何進行工作的。同時,這些新工具(其中也包括植入動物大腦中的電極)也揭示了大腦的不是相互獨立工作的,大腦之間會産生交互是大腦的重要特征之一。
11月13日,在神經科學學會上發表的四項獨立研究都透露了關于“大腦社交”的一些有趣發現。其中令人驚喜的發現是社交行爲中的侵略行爲其實與大腦的記憶密切相關,而合作行爲更多是出于利己主義。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神經科學與精神病學教授羅伯特·格林(Robert Green)博士在學會上談到:“通過研究,我們更加了解大腦——大腦通過社交來實現大腦間的互動和學習。雖然科學家們在以前已經有此推測,但直到現在他們才直接在活腦中觀察指導社會行爲的基礎大腦架構。這樣的進步在未來可以被用于治療反社會行爲。” 格林博士還指出,這些新見解的發現研究不同大腦同時相互作用的結果,與傳統研究一次只能探測一個大腦所獲得的研究結果截然不同。
來自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究了社會侵略現象,研究對象是侵略方而不是獵物。研究人員發現,海馬區是大腦的記憶中心,它似乎是動物開展侵略行爲的驅動力。他們用小鼠進行試驗,發現當小鼠處于攻擊狀態時海馬區域的神經信號會格外強烈。同時研究人員也發現,他們可以刺激一個稱爲CA2的海馬區域來阻止小鼠的攻擊。這一研究小組表示,這些發現意味著CA2海馬區可能可以成爲治療與神經精神疾病相關的攻擊性行爲的治療藥物,盡管後續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這一推測,但這確實是一個令人欣喜的突破。
在另一項研究中,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發現,戰略思維可能是靈長類動物中常見的合作行爲的基礎。研究人員對猕猴進行了實驗,在這個實驗中,猕猴的任務是完極爲簡易的電腦遊戲。當兩個猴子組隊玩耍時,他們會制定策略,避免相互碰撞,一起獲得最高的回報。但當一只猴子玩,而另一只猴子只是在旁邊看著時,玩遊戲的猴子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只爲自己獲得最高的獎勵。這項研究的領導人宋博士表示:“我們發現,大腦中的神經元與戰略思維相關聯,社會合作可能是一個比人們想的更自私的行爲。”
科學家宣布:我們再也不能孤立地思考大腦了。 我們正在討論的“社會大腦“概念取代了“大腦獨立開發”的概念。大腦不僅僅是世界上單獨的被動器件,它的存在和反應還涉及到其他的動物,大腦的意義與社交密不可分。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