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怡靜
知識經濟時代,怎麼學習才會快又有效?相同目標、不同團隊,為何學習成效差這麼大?哈佛商學院研究發現,團隊領導人是關鍵因素。
「組織有能力學習,並將學習轉化為迅速行動,就是它最大的競爭優勢,」傑克威爾許說。
如果你是主管,要幫自己團隊的學習成績打分數,你會給A或者F?
許多領導人都想加速團隊的學習。他們深知,面對知識經濟,持續發展新能力,是創造持久優勢的關鍵。問題在於,怎麼學習才會又快又有效?
一九九○年代末期,心血管手術快速發展,美國醫院陸續引進各種新科技,而這些技術都需要不同領域的專家組成團隊,密切合作。
為了探討團隊如何有效學習,哈佛商學院的幾位學者研究了十六家醫院的外科手術團隊,如何學習採用最低侵入式的微創心臟手術(MICS),取代傳統的開心手術。
這種新方法不必切開胸骨,只需透過肋骨之間的小切口,就能進行修補或繞道等手術。關鍵是,醫師必須學會操作導管和氣球,還要與麻醉師、體外循環師、護士等成員密切配合。
美國著名的醫師作家葛文德(Atul Gawande)曾在《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書中,詳細描述了這項重要研究帶來的啟發。
當時,研究人員發現,這十幾個團隊的學習速度落差極大,有的團隊很快就把手術時間縮短了一半,有些團隊卻毫無進展。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他們比較了學習最快與最慢的兩個團隊,找出幾個明顯的不同。
別當「握手術刀的拿破崙」
學得最快的外科團隊,領導的醫師並非最有經驗,但他帶領團隊的方式,成為學習成效加快的決定性因素。
首先,他仔細挑選一群能與別人共事的人員組成團隊,而且在同一組人完成前十五個手術案例,建立了穩定性以後,才允許新成員加入。同時,為了讓團隊熟悉新手術的步驟,他每週密集安排六次類似手術,連續四週,幫助團隊累積學習經驗。
更重要的是,每次手術之前,他會將團隊聚集在一起,討論策略,並在手術後立即再次開會,收集成員們的檢討匯報。由於他對團隊合作的重視,鼓勵意見交流與即時回饋,團隊成員對彼此都有很高的信任感。
他的角色不是「握著手術刀的拿破崙」,葛文德形容,他必須讓自己成為其他團隊成員的伙伴,這樣才能獲得各種意見(input)。
相較之下,學習最慢團隊的主導醫師,雖然經驗豐富,卻不願花功夫建立團隊凝聚力。他的團隊在前七個手術中,都有不同的成員加入,而且也沒有術前準備、術後檢討等會議,一切都按照傳統方式進行,主刀的醫師說了算,其他成員不敢多話。
團隊能否快速學習,取決於多個因素,但哈佛的這項研究,點出了最發人深省的啟示:成功的團隊往往擁有一位學習型領導人,積極引導團隊加快學習。…(完整報導,請見《天下雜誌》第622期)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