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昌宜 教授
下文曾於1月22日在蘋果日報刊出,唯原有之註腳已經刪去。今將原文貼出如下。
在工業革命前人民的身份和資產均經繼承擁有而極為穩定。後來工業革命帶來了新貴而增加了跨代間身份及資產的流動性,因此在學界非馬克斯學派者逐漸離棄了隱有意識形態的「階級」(class) 議題,而改為「社會分層」(stratification) 研究來描述人們的社會經濟地位,不再認為繼承有決定社會結構的角色。上一代的資產和身份不再決定下一代的成功。就住房而言,有錢人自然會住豪宅,但住在豪宅裡的小孩不能保証他將來即必定是富豪。這尢其是美國的理念。
二十多年前英國學界有人用「住宅階級」(housing class)一詞,重新檢視住宅在影響社會流動的作用。近十年來房價高昂的韓國則更有人認真對待此事,例見孫洛龜所著《房地產階級社會》一書 (有大陸譯林出版社的廬恒翻譯本),作者以大量統計資料說明了在韓國“房地產資源差異→收入差異→教育費用差異→子女學歷差異”,也就是說房產分配導致了社會階級。
在重視擁有房產而且房價也因之不斷而增長的台灣,房產之有無以及其繼承己顯然成為家庭關係以及個人成敗之關鍵因素。父母擁有數處房產者子女不僅會一生過得舒服,而且有了資本基礎再可憑其個人才能繼續發展,累積更多財富。無父母房產遺留下的人要憑己一生打拼還未必能有適宜居住;如果咬牙購屋,其負擔必也排擠其它生活費用,包括老者之醫療及幼者之教育。上述之韓國流程也正在台灣發生,衹是目前台灣尚少有人討論此議題,更未見人以翔實資料來呈現和探討其因果關係。(註)
台灣每略見政府有抑制房價意圖,業界必跳出來說「打房」會對經濟不利。剛要見效的實價登錄制度又在立法院藍綠聯手下放水。而在台灣有錢人以屯屋累積財富的游戲中,政府也從來忽視屯屋→房價→社會流動間的因果關係和深遠影響。對於為何如此或許有一個簡單解釋。如果主計處肯將台灣房地產總歸戶的資料加以分析和公布,或者監察院能將申報財產的資料統計公布,就可以看出我們的政務官和民意代表平均每戶有多少筆房地產和其價值。它們和全國的中位數之間的比例及增長應是研究台灣政治經濟學的基礎,因為這些菁英們是台灣房地產現象的構成和決策者,如果他們不願改變現況,當然現況不會改變。不過這正是階級的另一意義。
註: 前不久在台灣上演的電影「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 中主人翁蓋玆比致富後的豪宅令人咋舌,但他不是靠豪宅成功。前行政院長陳沖教授還為文介紹了國外學者建議的「蓋玆比」曲線,該曲線結合了傳統所得分配的靜態吉尼係數和跨世代的所得變動彈性,為二者之綜合表達,也可說就是貧窮人靠一代的努力工作變成下一代有錢人的可能性。但此曲線仍是描述,尚未直接點名資產和社會流動的因果,迄今也尚未見根據此曲線所作的跨代實證研究。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