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清 Photo Credit: somorgado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大學時沒有男朋友的我,到了美國讀研究所經常會為自己的婚姻禱告。
有一次在團契出遊時,有人的指頭受了小割傷,我立刻想到皮包裡有OK繃,於是趕忙拿出來幫這位弟兄包紮一番。這位弟兄,後來成為我的先生,他說在還沒有發生貼膠布事件之前,就發現我很會關心人了。
有節制發揮熱心恩賜
結婚卅多年中,我的熱情並不只帶來益處。有時候我熱心過頭,有人需要到機場,我立刻答應接送,先生會替我踩剎車:「妳那天不是有事情嗎?」我只要看見眼前的需要,就會忘了先前的責任;教會找我服事,我立刻答應,忘了先問問先生的意見。我們爭吵的內容不是金錢、不是公婆、不是去哪裡吃飯,常常是誰該在家陪小孩,誰該多去教會服事。
過了這些年,我終於接受自己的熱情,終於與自己和平相處。就像女生終於接受自己的大腿太粗、腰不夠細,男生終於接受自己的頭有點禿、胸膛不夠挺。在擁抱自己熱情和發揮個性上的優點時要有節制,不能傷害最親近的人。
例如我可以繼續關心人,卻不能用了過多的時間、金錢、精力而影響家人該有的福祉。得外人稱讚很舒服,得家人稱讚更要緊,而得到賜我恩賜的主讚許更是我追求的目標之一。
其實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但我經過多年才有所體會。也因為熱心過頭,風頭太健,鋒芒畢露,傷害到周圍的人與自己,年紀漸長才學會收斂低調,多讀神的話才被主調整。原來,我們愛人,要問對方想要什麼,而不只在乎我能提供什麼。最重要的是「你」而不是「我」。而我們愛主,最重要的當然是「主」要什麼,而不是「我」要什麼。
保留彈性 問對方想要什麼
日前讀了一本愛不釋手的書,講到一位在安寧病房工作的大廚,他每天都問病人「我能為你做什麼想吃的?」他想盡辦法讓末期病人吃到想念的味道。許多被他服事的病人都期待他問:「我今天做的蛋糕是覆盆子口味,布丁是李子口味,您還想點些什麼嗎?」通常他也會因應需要,重新製作一道菜。
我學到愛人的功課就是自己先預備好能付出,可是又保有彈性,願意為了對方的喜好放棄自己的預備。
人際關係中,有人主動些,有人被動些;有人熱情,有人淡然;有人會說出自己的心願,有人逆來順受。我如今仍然會帶著OK繃以防萬一,但不會讓自己的熱情成為別人的難處,或讓親人因我的熱情受虧損。我終於學會一點點接納自己、善待別人,也寵愛家人的功課。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我能為你做什麼?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