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 逍遥生
在這個時代的都市生活裡,有個心態仍流行著,那就是「焦慮」。
我們的每一次選擇,都包含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在做選擇之前,無數次做排除法,別人的、自己的意見,都被反覆斟酌;選擇做完後的行動中,內心仍會不斷叩問這個選擇的合理性;只要結果還未實現,那麼焦慮就一直存在。
這麼說,「焦慮」是必然存在的,只是程度不一。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曾經總結過焦慮產生的三大原因:未來的不確定性,盲目比較,以及做選擇。
而我認為根源在於 我們一直以來,或者說大多數時候,過著一種「向外」的人生:心靈被外部世界所牽絆,就像不經意間陷入了泥潭,無法掙脫。
你看,在進入大學前的應試教育年代裡,我們少有像現在這般的焦慮,雖然學習任務很繁重,但我們過著一種相對更純粹的生活 學習,考試,放鬆,三點一線。無關選擇,無關排山倒海的瑣事。偶爾對未來的一番聯想,或是關於夢想雛形的願景,還能作為生活的添加劑,帶來些樂趣。
在進入「自由」的大學後,生活多元起來:該做些什麼呢?要參加些什麼活動呢?要跟哪些人交往呢?未來做什麼工作?是不是要主動考些什麼?該讀哪些書,讀書有用嗎?
這就像是囚禁我們的心靈多年之後,突然打開了牢籠,於是在我們認清自己之前,心靈迷失了,因為它還沒有獲得斟酌外部世界的瞬息萬變的能力。
「向外」的人生隨之而來:既然不知道,就先去做嘛,管它呢。身心融入快節奏的洪流,不問初衷,不問本心。
錢穆先生的《人生十論》這樣說:「生命自我之支撐點,並不在生命自身之內,而安放在生命自身之外,這就造成了這一種人生一項不可救藥的致命傷。你向前追求而獲得了某種的滿足,並不能使你的向前停止。停止向前即是生命空虛。人生的終極目標,變成了並不在某種的滿足,而在無限地向前。」
人生的向外安排,形成了某個客體,那個客體便不斷回噬我們自己,使我們的內心焦慮。
話說回來,何謂「向內」的人生呢?
《人生十論》又說了:「向外的人生,不免要向外面『物』上用功夫;而向內的人生,則只求向自己內部「心」上用功夫。」
講一個我自己的關於選擇的故事。
在念暨南大學的研究生之前,我已經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是一名地方黨報的記者,工資福利還不錯。想通過攻讀研究生的方式來拔高自己,無可厚非。而其中的風險是:我需要辭職,去做一名全日制研究生。這就意味著我主動放棄了一個當下看起來不錯的前程。
這個選擇的代價相當之大:我不得不一邊工作一邊複習,去和全身心準備考試的學生比拼;我不得不在將來畢業的時候重新找工作……
那為什麼還要做這樣的決定呢?在我的字典裡,從來沒有所謂「穩定」的人生、「千篇一律」的人生、「墨守成規」的人生。我知道自己更熱愛什麼,更擅長什麼;我分析了自己留在那個報社的前程,並不能讓我欣喜、憧憬。於是,我下定決心後便開始行動。
過程的艱辛可想而知了,在前期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的內心滋生出一種很不好的情緒,就是當我面對工作時,總是帶著恐懼和不安:這會不會佔據太多複習的時間?而當我面對學習時,則帶著更大的恐懼和不安:這樣的決定到底是對是錯?尤其當某一天的複習任務沒有完成80%以上時。
在高強度的工作和高強度的學習之間,我逐漸覓得一個權衡的辦法,那便是工作時就不要再想複習,複習時就不要再想工作,將自己分離成兩種狀態,一旦在某個狀態裡的時候,便全身心投入。
起碼當我處於兩種狀態中的時候,全無焦慮的紛擾,因為專註。
後來的結果是,我如願考上了,在兩年的研究生生涯裡,也完成了自己憧憬已久的事情,感到無比的充實。一股無比強烈的信念時而隱現:我必定能離我的理想更近。
理想,信念,專註,自性,寧靜。當建立起這樣的一個心靈框架之後,便可擊敗十之八九的焦慮了。
作者:逍遙生。暨南大學新聞系研究生,書生一枚。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