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陳木村 Photo Credit: Anher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看到一則:為什麼台灣人辛勞工作月領22K,歐洲人卻每天只工作幾小時領高薪?的報導。其中內文提到荷蘭人的生活,短工時、高收入、四處舒服宜人的休閒活動,完善的社會福利,以及尊重個人自由的社會氛圍。下午五點過後就沒有人在工作了,幾乎所有店都關門,晚上都會去氣氛很棒的Bar或Club喝酒,享受跟朋友歡慶的時光,然後隔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一般人並不覺得他們比台灣人聰明,但全球化的市場裡,到底是何因素讓歐洲人比台灣人有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最關鍵的是他們懂得為什麼做事、決定自己要做什麼事、對生活和工作的態度,他們比台灣人正確得多。

讀完這篇報導之後,讓我感觸很深,因為在台灣的教育是教學生如何考高分、進名校、找輕鬆的工作、離家近、要賺大錢、買車、買房,然後到處炫耀,不懂謙卑及禮讓做人,造成只懂追求名利,卻不懂未來與永續發展,其實這也是老生常談的事,但卻始終改變不了台灣現在教育的迷失。

早期在學校擔任商業設計老師時,為了讓學生學以致用,我特地安排與商業設計有關的印刷廠、設計公司及印務加工廠等,作為學生的課後實務操作與參觀,當然這些安排都是利用下課時間,但呈上申請也還未實際行動,就被學校給制止及糾正,認為影響正常教學與學生安全,所以不宜如此安排。

同時在中國生產力中心任職顧問時,也接觸到企業用人的勢利眼,一般都只重視學歷文憑不重視「學力」,當然這些企業最後都只是短暫經營,沒幾年就結束營業了。而真正有遠見及務實的企業,其實都非常重視所謂的品格基礎,因為要塑造優質的企業文化,這是一項最為關鍵與基礎的元素。

心理學有一種理論稱為「從眾效應」,也就是在我們生活中大部分的行為,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周遭眾人的影響才做的,如看到大家在滑手機,我們也會跟著掏出手機滑,看到朋友買新車、住別墅也會想跟著買,看到人有錢、有房子、穿名牌等,就代表那是成功的象徵,也會以此作為自己努力的目標。

這些都是我們長期狹義教育下所產生的結論,因為我們都沒好好教育學子,要學會先看清楚自己跟大家到底都在做些什麼事,然後想想這是不是自己要的人生?歐美國家學生的觀點就很不一樣,他們每告一個學習階段之後,不急著考試升學或找工作,而是到處去旅行、打工,見識廣闊的世界,然後再回學校繼續念未完成的學業。

想想就光這樣的思維與行動,就懂得先把人生的每個過程給經歷好,然後再來透過學理驗證所看到與所學到的,這樣的經歷與心態就足以與世界競爭了,反觀我們的教育還是在原地踏步呢。也雖然有各種團體努力站出來疾呼與爭取改善,但是仍然敵不過一個僵化的制度與官僚公部門的領導者,值得公部門再創新思考與決策。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