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穆勒克鎮九月邀請難民與當地居民聚餐,分享敘利亞食物。(來源Plattform Willkommenskultur臉書

【特約記者羅怡婷/編譯】

自德國總理梅克爾宣布收容難民以來,各界看到德國展現了無比的責任心、堅強國力與豐沛自信心,在這場二戰以來最大的移民潮中,無疑成為全歐人道精神的象徵。也因如此,德國上週日(13日)突然下令實施邊界管制的決定,格外令人震驚與不解,亦凸顯出解決難民問題絕非一蹴可及,更非德國可一力承擔。

難民一日萬人到達
單是上週六,由奧地利入境德國慕尼黑的難民人數便高達1萬3千人,德國實施邊境管制實為不得不然,另一方面也藉此對其他歐盟國施壓,迫使各國內政部長及司法部長在布魯塞爾會晤時分擔收容難民的責任。畢竟沒人能保證德國近日內部所掀起的「歡迎文化」(Wilkommenskultur)能永遠維持不墜。

柏林自由大學政治文化教授芬柯(Hajo Funke)指出:「德國正處於能否維持這股『新興同理心態』的歷史時刻。」但他認為只要政治人物承擔責任,那麼這股心態就能不斷維繫。

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地區的慕尼黑不僅是奧德之間的門戶,也是近日發起對難民「歡迎文化」的濫觴地。一般認為,媒體各種有關難民怵目驚心的報導與影像,是觸動德國人內心,一掃從前冷漠與消極旁觀態度的關鍵。但事實上,點燃德國改變的不僅止於此,更是來自一連串歷史上的經驗與教訓。

曾是全歐最敵視難民國家
回顧過去,德國曾是全歐最敵視難民的國家。以反伊斯蘭化團體Pediga為首的極端分子曾爆發火燒難民營的事件,並發起多次示威抗議,在以失業率較高,民情較為保守的前東德地區尤為盛行。至於如慕尼黑等大城市則因土耳其、阿爾巴尼亞或希臘等外來人口較多,向來較能視外來者為文化資源而非社會負擔。

但若非慕尼黑本身也曾經歷過脫胎換骨的轉變,恐怕無法孕育出今日包容多元的面貌。畢竟這個城市曾是國家社會主義的溫床,右翼極端思想代表者希特勒更是由此崛起。在50及60年代,德國曾以「作客的勞動者」來稱呼到德國工作的南歐人及土耳其人,認為他們有天應該返回自己家鄉。90年代擔任總理的柯爾(Helmut Kohl)也曾直言:「德國並非一個移民國家」。

但一再拒絕外來者、失敗的民族融合、不間斷的反難民暴動等,終讓德國有所省悟,並在10年前開始與伊斯蘭團體展開對話,直至今日蛻變為一個多元國家。慕尼黑大學現代史研所副所長布列克特根(Magnus Brechtken)便認為,與其說目前「志工服務主義」的熱潮是種贖罪意識的表現,倒不如說是種對反作用力的反制之道。

高齡化社會亟需新移民加入
另外更為現實的問題便是,德國社會快速高齡化,亟需新移民加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資深官員雷畢格(Thomas Liebig)表示,長久以來就有不少意見認為,引進移民能有效解決德國人口老化問題。近來德國已放寬外籍人士在德工作的相關法律,藉此吸引各國高技術人才。但除此以外,許多低技術工作也面臨人才短缺問題。

無論如何,德國都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標準,才是解決難民安置問題的長久之計。協助成立難民醫療服務站的小兒科醫師溫德邦(Mathias Wendeborn)表示:「縱然目前有許多短期志工,長期下來仍是不足,畢竟這是需要花好幾年才能解決的問題。」

外界或許認為德國目前看來仍游刃有餘,但一個國家再富裕、再有同理心,也無法一肩扛起數以百萬計的難民問題。目前許多德國人都是憑著一股信心提供援手,如收容不少難民的埃爾辛根(Elchingen)市長所鼓勵市民的:「在更艱困的時候,我們都曾面對且勝過類似挑戰,這次當然也不例外!」

推薦閱讀:
難民潮教導世人的事
遵教會庇護傳統 德200教會收容難民
透過「聖經人」 敘利亞難民找到盼望
穆斯林難民為獲庇護 集體改信基督教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德國為何擁抱難民?不只是出於贖罪意識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