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主筆】這幾週來,台灣民眾關注與討論最多的話題應該是「一例一休」。這個幾乎與全台民眾都有關係的議題,從元旦開始實施迄今,所聽到的聲音幾乎都是不滿和抱怨。企業主抱怨人事成本增加;勞工抱怨錢少賺了;消費者抱怨物價變高了,一切的不滿都指向這個被稱之為「三輸」的政策。我們目前無法對此政策進行實質有效的評估,但願意從台灣產經結構發展的歷史,對此政策提出不同的思維。
台灣產經結構環境在變
台灣整體經濟發展經過幾個不同階段,從早年的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曾經推動「家庭即工廠」概念,在那些經濟起飛的年代頗受好評;但事隔多年後,「家庭即工廠」政策卻引起一些質疑,認為此一政策嚴重降低了台灣民眾的家庭生活品質。
在促進工業發展的階段,傳統製造業成為政府重點扶植產業,紡織業、製鞋業、鋼鐵業、化工業等都曾是紅極一時的產業;但在基層勞工人力不足、生活品質要求提高的時空下,勞力密集或高汙染的傳統產業又成眾矢之的。
傳統產業退場,各種光環聚集在電子產業頭上,多金、高學歷的「電子新貴」成為許多人欣羨的對象。曾幾何時,如今許多電子新貴看自己其實是名「血汗勞工」,因而心生「不如歸去」之嘆,許多人以實際行動表示對這種生活的抗議,結果帶動「棄都市高薪,走向鄉村田園」的熱門話題。
台灣企業正在流失什麼?
簡單回顧台灣產經結構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台灣的內外環境一直在變;但台灣百姓追求高品質生活的目標始終如一。以這樣的思維檢視當前的「一例一休」政策,我們必須提出詢問,成本的增加和收入的減少都是「惡法」的結果嗎?或者真實的情況是,台灣過去幾十年來正不知不覺地流失一些東西,例如:經營企業的「誠信原則」、工作場域的「職場倫理」及人際網絡的「互信互助」等,這些都是無形的理念;但卻是台灣在經濟起飛階段重要的資產。
當這些資產逐漸流失時,台灣整體環境產生「質變」,企業經營不以「誠信」;職場勞工缺乏「責任感」;人際往來無法「互信」。其結果就是:該給的沒有給、該做的沒有做,因而造成惡性循環,勞工因為無法獲得足以養家的薪資,所以必須做更多額外的工作以補不足;企業主因勞工的工作成效不如預期,因而不願多付薪資。
從信仰角度來看,這樣的情況當然不符合聖經的教導,真理的原則就是:「不能有兩樣砝碼」─企業主當以合理的工資給付勞工;勞工則應對得起所領的工資。要達到這個理想,就必須思考另一個問題,即「單位產值」是否達到正常的標準。
提昇效能 學會安息
如果台灣整體環境是個看重「效能」的環境,那麼台灣應該朝向「低工時、高產能、高收入」的方向發展。德國就是這種發展最好的例子,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最近公布一份2015年就業前景報告,報告涵蓋的38個國家中,德國的工時最短,每年只有1371小時,緊隨其後的是荷蘭(1419小時)、挪威(1424小時)和丹麥(1457小時)。
另外,根據德國電視二台(ZDF)在去年底做的一份調查顯示,82%的人認為,在工作中得到個人能力和追求的認可、同事間相處愉快,也就是自己對工作的滿意程度更加重要;只有12%的人認為,工作收入比其他因素都重要。德國的工時不長;但幾乎全世界都肯定德國產品的品質,因為德國強調的是「效能」,總是致力提高「單位產值」,因此每個勞工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創造最大的產值。
從上述的調查結果,可以讓我們再次省思聖經教導的「安息」含意,上帝要賜給人的安息是包括身、心、靈的充分休息。若台灣能創造「低工時、高產能、高收入」的政經環境,那麼,每個人就能在工作、家庭和財富之間得到充分「安息」,多餘的時間與金錢足以讓台灣大部分百姓提高生活品質,這才是我們應當追求的永續經營的台灣。
「一例一休」的總體目標,應該是朝這個願景發展。若建立這樣的共識,全民戮力以赴,如今的「陣痛期」將成日後美好的回憶,否則,台灣將繼續淪入勞資緊張、對立猜忌的惡性循環。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從生活品質省思一例一休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