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新媒體世代 | What’s Next for New Media

尼泊爾在這個月 25 日發生規模 7.8 的強震,截至目前為止造成超過兩千多人死亡及六千多人受傷的慘重災情。當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天災,大家滿心繫念的都是災區親友們的安危,以及身在遠方的自己能夠為災民們做些什麼。許多科技公司和網路組織推出線上救援工具來幫助災情援助,包括讓網友能第一時間確認災區親友的生命安全,以及讓全球的民眾都能通過及時回報、共同編輯或線上捐助,來為救災出一份微薄之力。

臉書的「平安通報站」

臉書在地震發生後,隨即啟動內建的應用程式「平安通報站」(Safety Check)。這個程式是在日本 2011 年的 311 大地震後開始打造,並在去年 10 月中首次亮相。臉書在軟體發布時表示,該應用程式的設計主要是希望民眾能夠透過臉書,在天災發生之際來查看心愛之人是否平安。

這個程式最主要的幾項設計包括:

●在重大災難發生時,如果臉書用戶似乎在自然災害的影響地區,臉書將寄發通知詢問用戶是否安全。臉書判斷用戶地點的資訊來源包括:個人檔案中曾列出的居住城市、如果曾使用「附近的朋友」(Nearby Friends)應用程式,最後一次查詢的地點,以及正在使用網路的城市

●如果臉書地點資訊判斷錯誤,用戶可以勾選「我不在這個地區」;而用戶如果身在災區且平安無事,則可以點選「我很安全」的按鈕,讓朋友及家人立即掌握狀況。

●如果用戶有親友身在災區,且透過「平安通報站」回報安危,則用戶可以馬上收到通知,並即時查看他們的狀況更新。用戶也可以主動查看身在災區至親好友們的安危。

●如果用戶恰好透過其他方法知曉災區親友們平安無事,也可以透過臉書標記,讓這些災區用戶的親友們安心。

而臉書也表示,只有用戶的好友們才能看到用戶的安全通報訊息,以及相關評論。

Google「Person Finder」

Google 則和紅十字會合作,提供「Person Finder」線上資料庫,收集彙整災區民眾的最新情況。「Person Finder」第一次開放使用是在 2010 年時的海地地震,在隔年日本 311 大地震時也再次被用來幫助更新災情。

資料庫中除了紅十字會整理的災民名單和安危狀況,也開放線上民眾自行輸入災民姓名、基本資料,和照片等相關資訊,以及該災民的現況(像是安全無事或是失蹤)。透過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的力量, 目前資料庫中已經大約有 7,200 筆災區民眾資訊,而所有資訊都開放給大眾查閱。除了直接透過「Person Finder」進行線上搜尋外,也可以透過寄發簡訊的方式來查詢資料庫中登陸災民的情況,目前提供的簡訊服務範圍包括尼泊爾、印度及美國境內。此外,無政府組織也可以將「Person Finder」鑲嵌在網頁上,將資訊傳遞給更多民眾。

和臉書「平安通報站」有異曲同工之妙,「Person Finder」主要目的也是希望第一時間提供災區民眾的安全資訊。而 Google 提供的「Person Finder」線上資料庫,有兩個重要的功能:

●透過群眾力量,讓災情訊息能夠即時更新,且涵蓋範圍更為廣泛。
●透過集中線上零散資訊,讓災情搜尋變得更為容易且有效率。

「開放街圖」:群眾鍵盤救災

為了幫助救災單位更有效率地進行搜救及援助工作,「國際開放街圖」(Open Street Map, OSM)組織下的「人道救援街圖開放小組」(Humanitarian OpenStreetMap Team, HOT)號召民眾,上網透過「開放街圖任務管理工具」(OSM Tasking Manager),幫忙繪製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Kathmandu)、藍容(Lamjung)、努瓦科特(Nuwakot)和谷克哈(Gorkha)地區的街道網絡、建築物分布、住宅區域以及開放空間(提供直升機降落)。

「開放街圖」可以想成是維基百科版的地圖共同編輯網站,民眾註冊帳號後,就可以坐在家裡電腦螢幕前,依據GPS 裝置數據、航照圖、衛星圖及其他資料,幫忙描繪特定區域的地圖。而此類「開放街圖」對於天災援助非常有幫助,線上群眾除了幫忙繪製偏遠地區的地理樣貌,同時可以透過及時修改反映出災後最新的街景變化。(有興趣者可參考「開放街圖」的詳細介紹

國際開放街圖組織也製作了「2015 尼泊爾地震」的維基頁面,裡面列出所有需要全球網民支援的項目、進度及指示,讓民眾能即時參與,進行鍵盤救災工作。而「人道救援街圖開放小組」的官方網頁上也持續更新開放街圖進度,以及需要進一步幫助的項目。

而「開放街圖在台灣」(OpenStreetMap 台灣)社群也在第一時間響應,並為有興趣參與的臺灣民眾製作一份「鍵盤支援尼泊爾救災」的詳細解說。

網路媒體 x 慈善機構 = 線上及時捐款系統

而知名網路媒體和科技公司也透過不同方式,提供用戶線上即時捐款的管道,不只起了呼籲作用,也透過提高捐款的便利性,進一步鼓勵民眾捐助。像是蘋果和紅十字會合作,民眾可以透過 iTunes 商店捐款,而全部款項也都將捐給紅十字會進行賑災工作。蘋果在 2010 年的海地地震、2011 年的日本地震,以及 2013 菲律賓颱風時,都有透過 iTunes 商店提供民眾線上快速捐款管道。

而臉書也和國際醫療團(International Medical Corps)合作,在 27 日推出臉書捐款系統。臉書用戶的全數款項都會直接捐給國際醫療團做為賑災用途,而臉書也將比照用戶捐款總額,最多將捐款 2 百萬美金。(更多詳情參考臉書尼泊爾地震支援網頁。)

而推特也幫助非營利組織包括聯合國兒童基金會(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UNICEF),擴大捐款行動。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線上新聞媒體也透過和非營利組織合作,透過鑲嵌線上捐款按鈕,鼓勵讀者進行捐助。像是《哈芬登郵報》(Huffington Post)在多數尼泊爾地震相關的文章下方,提供了即時捐款的按鈕,民眾可以自行選擇希望捐助的組織以及金額。而捐款按鈕旁除了有呼籲行動的標語,同時提供即時更新的捐款金額。透過文章和圖片民眾對災情更為感同身受,將能鼓勵更多讀者捐款。

除了上述的線上救災援助外,許多電信業者也提供即時的免費國際電話方案,Skype 也表示任何撥打至尼泊爾或從尼泊爾撥出的電話都不收費,而 Google 則宣布透過 Google Voice 撥打至尼泊爾的國際電話,從每分鐘 19 分美金降為 1 分美金。

這幾年網際網路普及加上社群媒體發達,科技公司和網路組織紛紛以不同線上方式為賑災工作盡一份心力,不只能讓更多遠在他方的民眾也能即時參與援助工作,同時也能更有效率地推動救災工作,將傷亡降至最低。

資料來源:AppleInsider, c|net, Humantarian OpenStreetMap Team, Facebook News 1, 2, Google Person Finder, Learn OSM, New York Times, NPR, Time, & Quartz

本圖/文由「新媒體世代」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尼泊爾強震的「線上救援」:臉書、Google 和其他網路組織如何協助救災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動能瓷磚將在法國被大量採用
可清除725萬噸塑料的海洋清理器
臉書移除粉絲專頁「假讚」:過去一個月已有 20 萬個專頁收到通知
去污新創新 奈米防污塗料好神奇
【教學】 How to Install Nvidia SLI 英偉達 SLI 顯卡串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