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文/劉超

基於歐美電影中關於基督教的場景演繹,我們總是把神情嚴肅的牧師、莊嚴精美的教堂、悠揚深情的讚美詩、喃喃自語的祈禱和基督教劃上聯系。然而一座普通小城的基督信仰實況究竟是怎樣的圖景呢?

我的家鄉在山西省忻州市,這是黃土高原上一座普通的城市,無論是經濟發展水準,還是精神建設方面都不容易讓人對它產生任何深刻的印象。我不確定這座城市中有多少人知道城市之中有一所教堂存在。

受姥姥的影響,我們家有半數都是基督信徒,都接受過洗禮。對於矗立在城市東南角的教堂再熟悉不過了。
忻州市的教堂叫做東王大教堂,“大”是相對於市區中心的“小”教堂而言的。大教堂的興起使得市里的小教堂現在只做團契、讚美之用了。我沒有見過國外知名的教堂建築,但我覺得忻州教堂的建築並沒有顯得太過寒酸。

每週日是主日,市區的信徒可以免費搭載教會專門的巴士前往教堂參加主日敬拜。上午九點半左右,敬拜正式開始。開場是詩班帶領大家頌唱讚美詩。信眾之中老年人居多,他們唱讚美詩時堅持拄著拐杖,跟隨大家站立著唱歌。儘管這些老人並不能完整地哼下一個調子,但他們渾濁的眼睛中有一種篤定和謙卑的目光。在頌贊的過程,領唱的人時常受到聖靈感召,而跪拜在地上,埋頭祈禱。讚美詩結束後,有牧師講道,每週都會有一個交通分享的主題。圍繞主題,選取聖經之中的話語,做具體的闡釋。牧師講道結束後,會有侍工來安排下一周教會的工作。結束後,免費的巴士會把大家送回市區。



因為從小就跟著姥姥去教會參加禮拜,對於忻州教會這些年的復興有很深的體會。首先是人數上明顯的增多,而且年輕人的比重越來越大,教會積極地培養扶持年輕一代。其次是教會的活動更加豐富。近些年每年一次的“恩惠相遇”活動,吸引了很多非信徒參加。另外還有青年團契、兒童夏令營、弟兄聚會等活動。再就是小城的教會開始越來越多地和大城市,甚至是國外的教會合作交流,信徒的視野開拓,敬拜讚美更加得專業化了。



有一次主日禮拜,我身旁坐著一位年紀二十出頭的女孩。她一直安靜地低頭禱告,不經意間,我瞥見她眼角有熱淚流出。那一刻,我的心被擊中。我在想,信仰對於我們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或許是這艱難的世俗生活的避難所,抑或是心靈疲乏時的柔軟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