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美國賓州有位婦人Karen Rice帶她4歲的兒子去給牙醫檢查牙齒,才驚覺到兒子的牙齒已經嚴重蛀牙,總共4個大洞,而Karen本身的牙齒也不太健康,共有5顆牙齒做了根管治療。

 

大多數人都知道牙齒之所以會蛀牙,主要是因為沒有正確使用牙線及刷牙,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蛀牙是會傳染的,尤其是在家人之間,而最常被感染的對象就是幼兒。在美國,至少有四百萬位學齡前兒童患有蛀牙,過去10年間,加上孩童習慣食用含糖分食品以及不含氟化物的瓶裝水,增加人數甚至超過了60萬位。

TEE

嬰兒出生時口腔不會有任何有害細菌,研究證明,媽媽(而不是爸爸)通常在2歲之前會將自己唾液中的細菌傳染給孩子,主要是因為媽媽將食物咀嚼過後才餵給寶寶,或是用自己的牙刷幫寶寶刷牙。如果媽媽牙齒保養不當,那麼造成孩子永久性牙齒問題的機率就會變得極高,這就像是家族遺傳疾病一樣。為此美國兒科學會(AAP)一再促請兒科醫生在寶寶6個月大的時候,應該詢問家長的牙齒病史,如果孩子處於高風險狀態,就要建議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

 

預防蛀牙的關鍵就是勤奮地刷牙,而氟化物是維持牙齒健康的重要成份,有助於治療與預防齲齒。但請注意,氟化物過多會導致氟中毒,牙齒上會出現白點。因此2或3歲以下的孩子不應該使用氟化物牙膏,因為他們不會將牙膏吐出,反而會吞下去。建議改為每半年定期至牙醫塗氟,得到齲齒的機率可以降低4倍。

 

根據美國兒童牙科學會(AAPD)以及美國兒科學會(AAP)的建議,在寶寶滿1歲前就應該給牙醫檢查牙齒了,如果拖太晚才開始檢查牙齒,那麼蛀牙的機率就會增加,同時會影響牙齒排列情形。數據顯示,大約40% 2到5歲的幼童有蛀牙。不用擔心小嬰兒無法乖乖坐好讓牙醫檢查,因為1歲前的檢查速度很快,醫生十分容易就可以看出寶寶的口腔與牙齒狀況。

 

除了避免食用含糖食物以及澱粉碳水化合物(如餅乾、穀物和粘性食物)之外,還有盡量少喝飲料與果汁。美國兒童牙科學會建議,寶寶應在14個月大前斷奶,因為奶瓶容易造成蛀牙 ; 平日也不要讓學步兒一直吸吮幼兒水杯,除非裡面裝滿了水。

 

如果父母本身有牙齒問題,請避免與寶寶或小孩共用食器或牙刷,甚至不要讓小孩將手指放在爸爸媽媽嘴裡。可以請牙醫提供抗菌漱口水,或是咀嚼無糖口香糖,如此有助於減少家長口腔中的細菌 ; 爸媽應養成規律刷牙、使用牙線、定期做牙齒檢查的習慣。此外,懷孕期間補充良好的營養亦可加強寶寶牙齒的琺瑯質。

 

Reference :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Cav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