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仁(萬華身心精神科診所醫師) Photo Credit: dagon_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最近常在新聞報導上看到青少年自殺或攻擊事件,這個社會似乎變得越來越不安全,個案的父母都會說到:「我家小孩平常在家都很乖的,怎麼會犯下這種事情?」除了父母的訝異及錯愕之外,這些事件也造成了幾個家庭的破滅,我們不禁想問,到底這些孩子們在想些什麼?為什麼會有父母眼中及現實行為的落差呢?
社會的進步給了許多生活上的便利,卻也剝奪一些重要的生活元素,快樂的來源似乎越來越趨向表面、物質,痛苦的來源卻從來沒有減少過,更遑論身心還在發展的青少年,面對外來刺激的抵抗及自控能力更顯薄弱。
情緒障礙的由來
現在青少年的壓力來源越來越多元,舉凡課業升學、同儕關係、家人及師長的相處,以及這個社會帶來的媒體及其他渲染效應,無一不考驗著青少年的情緒處理能力。
從內在體質、氣質以及外在環境,許多因素牽動著青少年的情緒表現;有人先天樂觀,對於壓力的刺激不會過度敏感及反應,再加上周遭家人及朋友的足夠關心,這樣的條件下自然較少出現青少年情緒障礙。
相反的,有些青少年較多愁善感,情緒容易受外界牽動呈現過度敏感,若成長再加上超出自身所能負荷的創傷經驗或缺乏關愛,就容易造成日後的叛逆行為及情緒障礙。
六種常見警訊
常見的青少年情緒障礙多以憂鬱表現為主。「憂鬱表現」不單在所謂憂鬱症才會看到,許多青少年身心疾患也常合併發生憂鬱表現,特別是焦慮症、適應障礙、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飲食疾患等,這些個案因為長期都處於抑鬱的狀態之下,時間久了就會伴隨出現失眠、胃口下降、活動力缺乏、注意力不佳、許多負面思考,甚至有自殺自傷的想法及行為。
尤其青少年因為社會化經驗不足、又不好意思向他人求援或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導致情緒反覆蓄積,若有一導火線事件出現,可能就會出現大眾不願樂見的結果。
所以,處理青少年情緒障礙應採取主動關心而非單純被動觀察,多提供青少年闡述自己感受的機會,傾聽他們對於外在環境刺激的看法認知,適時適度調整較為偏差的認知及行為。青少年雖然懵懂,但他們仍可察覺被關心、被愛,當負面的感受及情緒被關愛給稀釋掉的時候,青少年的情緒自然就會回穩,再加上生活模式的調整,情緒障礙就有機會減少。
但若個案呈現的情緒困擾更為嚴重,例如高自傷或傷人風險、毒品濫用或是懷疑其他更為嚴重之精神疾病的可能(思覺失調或躁鬱症),應儘速帶至精神專科進行評估及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引導孩子學會表達感受
另外針對青少年出現的叛逆,暴力及衝動行為,有大半原因也跟情緒障礙有關。’長久累積對周遭環境的負面感受,例如從小總是被責備處罰甚至與他人比較、沒有可以傾訴的朋友、或是有過動或自閉傾向的青少年,因為生活中總是缺乏正向的能量,導致自身價值及責任感低落,開始不在乎他人感受,若再結交到壞朋友或甚至接觸毒品,整個情緒失控的情況之下悲劇可能發生。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們對於情緒基本上都保有一定的駕馭能力及自我療癒本能,只是高低的差別,重點不在情緒危機是否出現,而是介入的時機是否及時,因為青少年面對情緒障礙的心理防衛機轉仍多以不成熟的潛抑(repression)及退化(regression)為主,若非足夠的觀察及接觸容易被忽略累積的情緒,因此青少年越想抗拒不舒服的感受有時反而製造更多的困境,讓情緒更顯抑鬱,覺得沒人了解我、關心我,對人生產生無助無望感甚至憤世嫉俗的想法。
人性本善,我們相信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是惡魔,只有在你我漠不關心以及冷漠社會的推波助瀾之下,惡魔才會產生。處罰及責備不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青少年就像是一棵棵的小樹,唯有我們給予他們好的環境、主動用愛去滋養灌溉,他們才能在最健全的狀態中茁壯成長,成為這社會上不可或缺的棟樑,這都是我們這些大人們責無旁貸的責任,願你我共勉。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孩子,你在想些什麼?談青少年的叛逆行為及情緒障礙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