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美國作家Lorilee Craker回想自己的兒子Jonah在幼稚園時期,就和一般同年的幼兒一樣時常喜歡「有話直說」,完全不看場合是否恰當,也因此發生了許多次令身為媽媽的Lorilee感到尷尬的情形。例如,有一次,兒子Jonah在兒科診所候診室裡,大聲地評論每位候診者的膚色,當然,這個年齡的孩子絕對沒有任何種族意見,他們只是不懂得分辨場合,習慣將想到的事情直接說出來。
美國密西根州大急流市的加爾文學院早期兒童教育助理教授Susan Verwys解釋說 :「三、四歲的孩子還不會判斷分享信息時的適當場合,但有個令父母心安的好消息就是,這種情形是可以改善的。」當下一次孩子說「媽媽,那個人身上好臭喔」時,不妨試試下列這些方法。
教導孩子學習「感謝」
小女兒拆開外婆給的生日禮物,立刻將禮物丟到一旁並且失望地說「這個我早就有了!」 這時小女兒的媽媽可能已經又羞又怒,但請保持冷靜,因為她的不禮貌不是故意的。就從這件事給小女兒來個機會教育吧,開始教導孩子仁慈的藝術。蹲下來與孩子同等高度,告訴她 :「當我們收到禮物時,我們總是會說謝謝你,無論我們是否已經擁有同樣的東西了。」也可以試著和孩子玩一點角色扮演的遊戲,輪流扮演給予者和接受者,讓孩子學習「感恩」的課題。
展示「和善體貼」的表現
學齡前兒童在公共場所「童言童語」地說些令人尷尬的話,這情形常常是避免不了的。家長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不慎亂說話時,請走到旁人聽不見的地方,冷靜地讓孩子知道在公眾場合發表評論或是手指著某人等都是不禮貌的行為。但記住不要生氣,因為孩子們無法理解父母對這件事的怒氣。回到家時,必須和孩子解釋 :「在外面如果注意到一些人事物,可以等到只有我們兩的時候,再告訴媽媽。」此外,可以想個暗號或手勢以阻止孩子在公共場合脫口而出。
言教不如身教
有個事實是,我們無法總是能控制住孩子口中的言語,但我們可以控制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當一個4歲的孩子三不五時聽到自己的媽媽在與旁人一起評論某位鄰居時,不要懷疑孩子會如法炮製。不隨意對人評頭論足就是對孩子最好的示範。
Reference :Big Mouth: Embarrassing Things That Kids Say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