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法蘭瓷編譯

管理物質慾望一直是人類終其一生必須學習的課題,若是能在孩子年幼時即教導他分辨「需要」與「想要」之間的差異,將能夠為孩子奠定一生受用無窮的財務管理的重要基礎。

“我需要一個新的遊戲片”、“我可以買這個玩具嗎? ”…,為什麼孩子們很難分辨「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區別? 專門從事兒童工作的心理學家Laura Kauffman博士十分了解兒童的大腦發育為何會使得他們無法分辨需要與想要。她說「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正在學習應對強烈的情緒,年幼的孩子可能知道他們想要某樣東西,但是卻因延遲滿足而苦苦掙扎,他們不太能理解等待的重要性、過度消費的問題以及對環境的影響。」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一切都可能是一種需要,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大腦還沒有完全形成到足以理解其他事物的程度。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對金錢、需要和慾望的理解會越來越多地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孩子們通常不需要為所需要的物資做出任何決定,因為主要是由父母或主要照顧者來提供,例如孩子每日所需的食物、住房、電、瓦斯和水等。際需要的所有東西買單。因此,根據幼兒對慾望的分類,需要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更高優先級的「想要」。金融教育講師和理財書籍作者Rob Phelan指出,兒童通常不會被刻意教導「需要」與「想要」之間的區別方式,以致於孩子們沒有足夠的知識來區分這兩者的差異。

ADDY385

Phelan建議從簡單開始教起,他說「將詞彙帶入與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早上準備出門時,問孩子們需要帶些什麼,並詢問他們如果把這件物品留在家裡會發生什麼事,會不會對他們造成傷害? 或是威脅到生命? 如果不會,那就不是真正的需要。」「寒冷的冬日需要一件外套來保暖或保護生命,這是需要; 但若是忘記帶手機或玩具則不會造成太直接的傷害,因此可被歸類為想要。」

教會孩子區分的方法之後,當孩子仍舊要求購買想要的物品時,父母又該如何拒絕及解釋不買的原因呢? Kauffman博士表示,父母必須要有一個堅定的界限,但語帶同情地拒絕孩子的「想要」請求。Phelan建議向孩子展示每月預算計劃,當孩子年紀較大時,還可以讓他們參與編列預算,與孩子分享哪些是家庭必需的「需要」以及優先順序。一旦需求得到滿足,就可以計算出預算結餘並規劃將結餘用在孩子們的「想要」方面,同時也讓孩子了解到,當計劃調整時,其他的預算也將不得不隨之修正。

Reference

How to Teach Kid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eeds vs. Wants When It Comes to Money

新視野平台A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