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魏孫鴻

從某些現象來看,這個時間點越來越像2016年大選之前;而若再細思2016之前,那更似可以找到諸多形似於1945年後的蛛絲馬跡。而現象,就開始於校園。

抗戰勝利之後,學潮瞬間就起。左派的思想(其實是口號),對於因戰爭而顛沛流離的知識份子及年輕學子特別有吸引力;當然,相對得被視為「反動」的就是才帶領國家打贏大敵的政府。各種「進步思想」,也因此以校園為基地,透過各項「社會運動」向外擴散。當家的人,得處理戰後的百廢待舉,得面對共黨在蘇聯支持下全面的武裝叛亂,還得面對學潮社運與各界賢達的抨擊。想要穩固政權、安定國家,那是作夢了。

但,當以這些「進步行為」、「前進思潮」為動力的政權建立之後,校園的狀況又是如何呢?一連串的政治運動直至文革,不僅無所停歇且把新政權口中的「臭老九」鬥了個乾乾淨淨。

當年還在野的民進黨,顯然不陌生於這段歷史,且用得爐火純青。2008年前,對於社會議題幾無著墨的民進黨,到了2012年之後,開始大左特左了起來。而且在其一貫主張所謂政黨退出校園的前提下,毫無顧忌的把手伸了進去。創造了「覺醒青年」與一堆立場鮮明的「公共識份子」,他們的意見那才是意見、他們的聲音那才叫聲音,一夕間我們全都「被代表」了,一直搞到大家一人一票選出的國會都淪陷了,我們還得「讚揚」這種違法的行為。

50218037_364350577453719_2296378039459643392_o

圖片取自:(FB 阿德漫畫)

這與1945年之後,有何不同?當然,接續就是政權的更迭了。

左,當然可以;進步,那更是應該。可問題來了,這三年多,社會左了嗎?國家進步了嗎?勞權、環保、稅賦、住居…等議題,之前是那樣的火熱,之後呢?在地方就更有意思了。以環保議題來說,民進黨執政時所謂的環團對該地政府鮮有意見,但去年九合一之後,這些團體又在藍營當選的縣市上工了。

這就是假左、假進步,也就是所謂的雙重標準。

而今,又來了。反特定媒體,搞聯合會,這些都說是學生自發,經過這幾年,誰會信?在野時玩這套,執政後還這樣。而且,原本左的立場不見了、也無法存在了,因為要打的話,就會傷到自己了。但,不左沒關係,什麼參與公共事務、實踐民主法治這種早就落實的事兒,還是可以繼續拿來當唬哢的口號。

愛搞套路盡量搞,想來多數的老百姓應該已經看透了。我們的學生面對的挑戰,那裡是他們說的那些?大學競爭力的不斷下降、求職越發困難、低薪依舊持續、希望得離開家鄉才有,這些才是關鍵,也是現在的執政者競逐權力時承諾過要解決的問題。於今,不但自己不處理,還鬥爭去處理的人!

套路玩多了,噁心;可要還是被噁心的套路拐去了自己的未來,那叫什麼?這,我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