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身體會因為天氣驟變,產生莫名的不舒服。日本佐藤淳醫師經過多年研究,將因天氣變化引起的毛病為「天氣痛」。因為天氣變化形成的症狀,常是氣溫、氣壓、濕度三大因素所形成,當三者之一發生劇烈變化,就容易引發各種病痛。
1.低溫易有天氣病 注意保暖降低身體疼痛
氣溫下降後,不少人會覺得身體疼痛、過敏症狀、心血管卡卡狀況明顯加劇,這是自律神經受到壓力所造成(註1)。人體調整體溫的工作是由自律神經主導,自律神經包含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自律神經反應壓力後刺激交感神經,交感神經是使身心緊張而作用的神經,所以當交感神經被活化時,疼痛不適感就會增強,就會引發疼痛及不舒適症狀。人體碰到氣溫變化時,會刺激內耳氣壓調節器,此時自律神經中樞會同步反應,過度刺激交感神經的結果,就會讓身體感受到種種的難受。為了避免身體受到外在氣象變化影響,一定要做好居家護理,提高身體適應力,不要再為天氣病煩惱。
2.在家控好溫濕度 恆定室溫有助健康
恆定的室溫對健康具有深重意義,20℃左右室溫讓人舒服(註2),有利身體不急不徐散發多餘的熱量,也容易入睡,如果室溫超過25℃,人體會從外界吸收到熱量,出現燥熱不舒適的感覺,若低於8℃時,又會覺得氣溫不太低,身體不舒服。老人、小孩適合待在室內濕度介於45%~50%空間,太低,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疾病,例如:踍喘。
3.正確適當運動 多健走常做伸展操
緩解天氣轉變帶來的疼痛或莫名不適感,得靠提升自律神經能力,從事緩慢與持續運動的做法最好。快走、游泳都是運動首選,只要比平常走路步伐再快一點的健走,即可讓全身血液循環順暢,身體熱身後,自律神經會趨於正常,又有鍛鍊肌肉效果。瑜伽也有不錯的效果,國際瑜伽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Yoga)2007年發表瑜伽改善自主神經失調研究(註3),一名年輕女性自律神經失調後接受瑜伽伸展、冥想等運動,經過六週時間後,減緩了自律神經失調問題。
4.熱敷藥浴泡溫泉 有助緩解病痛
溫和熱敷、泡溫泉有助於有效緩解疼痛症狀,中藥更有用於疏通經絡的藥浴,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不良,促進新陳代謝,有助疏通經絡、去風濕。根據北醫附院調查,約有三分之二關節或慢性疼痛的病患,在氣候變化時症狀會加劇。包括:退化性脊椎關節炎、肌肉筋膜痛、纖維肌痛症、風濕性關節炎、肌腱炎等疾病,讓人越冷痛得越厲害,其中又以退化性脊椎關節炎居多,’常泡溫泉有助血液循環,緩解發炎疼痛(註4)。
5.按壓穴道擊退莫名難受 改善身體卡卡毛病
按摩耳朵促進血液循環、不清楚乳突及穴道位置的人,只要把耳朵對摺也可以收到相當的功效,從耳朵的中間縱向對摺就可以按摩內關穴了,切勿用力過猛,輕輕對摺即可。接著還要建議大家按摩耳朵。另外,雙腳及腳趾頭、手掌都有不少穴位,按按雙腳、轉轉腳趾頭、搓熱手掌及暗壓手部穴位,都有改善效果。
6.聽療癒性音樂 平衡自律神經
聽療癒性的音樂,有助於活化副交感神經,使身體放鬆,達到平衡自律神經的效果。
參考資料:
1.關鍵評論
2.大紀元
3.運動星球
4.康健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