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林旻柔】

台灣的食品零售店面哪一種最多?一般人可能以為是24小時的便利超商,但事實上,台灣遍布著密度比兩大超商加起來還高的麵包店,已默默地攻占了台灣2300萬人的腸胃。這樣的消費能量,吸引技術人力、跨界的企業資金競相投入,讓烘焙產業建立起一個價值千億元的產業鏈。

台灣烘焙業已聞名國際,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就是吳寶春師傅,及他創作最有名的酒釀桂圓麵包。《今週刊》最近舉了數個實例報導麵包的商機;吳寶春製作酒釀桂圓麵包是他擔任帕莎蒂娜麵包主廚之時,參加世界比賽的亞軍作品,因為日後的冠軍名氣,這款酒釀桂圓成為鎮店之寶,一年熱賣30萬個以上,光是靠酒釀桂圓麵包,一年就為店裡帶進1億元以上的業績;五年下來,就是5億元進帳。不但如此,桂圓麵包的威力橫掃全台,只要是麵包店幾乎都賣起桂圓麵包,熱度歷久不衰。

然而,酒釀桂圓所創造的億元身價,只是近年來麵包產業蓬勃發展的縮影。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從2010年到2014年,包含糕餅麵包、烘焙炊蒸等製造、批發與零售在內,烘焙產業的產值成長266億元,一舉突破千億元;而烘焙家數也大幅成長,總家數近萬家,且密度之高,比統一超商加上全家便利商店的總數還高。此外,製作麵包最重要的原料小麥,進口量已連續三年創新高,更不用說每新開一家麵包店,背後帶動的烘焙原料、器材銷售就越活絡。

另一方面,因民眾開始重視食安,吹起DIY食物風潮,廚藝教室開設的烘焙課報名相當踴躍,連台灣最高學府—台大的進修推廣部,今年四月也首開「健康烘焙麵包班」;此外,麵包機也隨之熱賣,以市占率第一的Panasonic麵包機為例,短短三年就累積熱銷十萬台之多,台灣民眾對麵包的熱情可見一般。

值得注意的是,當食品業龍頭統一董事長羅智先被問到,哪一個市場最有未來性?他認為是麵包烘焙。羅智先便是它背後的商機,因此在麵包事業著力甚深。他先把老牌子聖娜多堡轉型為Semeur,年初又推出高檔烘焙店昂舒巴黎,接著打造新的麵包品牌貝洛邦(Bellopane),專攻超商門市,一網打盡中、高價位市場。此外,他立下決心搶攻台灣烘焙代工市場,品牌與代工雙管齊下,並定出未來五年業績將從現有一年40億元衝上百億元,充分顯示其對麵包烘焙市場非常看好。

不僅食品相關業者搶進烘焙業,其他行業也紛紛搶進市場。例如賣三C家電的燦坤燦坤投資日法坊,遊戲公司樂陞、景岳分別收購一之鄉、白木屋;創投業也看上台灣烘焙業者的競爭力,注金投資。匯豐創投2009年看好85度C的實力,投資台幣七億元;台商羅田安投資在上海的連鎖品牌「克莉絲汀麵包」在2007、2008年接連吸引日本丸紅入股投資1500萬美元、香港掛牌企業裕實入股5%。

此外,麵包產業的熱度也延燒到中國,由台商前進中國一級城市,引進台式麵包風靡市場,對開發中國烘焙產業功不可沒,長駐中國的南僑化工副總裁陳正文曾直言,「中國的烘焙市場是台商打出來的。」近十年來,上海十大連鎖品牌,十家有五家就是台商開的,向陽房、原麥山丘、宜芝多、克莉絲汀、酷吧、元祖等這些在廈門、上海、北京名聲非常響亮的連鎖品牌,背後都是台商。

麵包似乎代表著幸福與美味,尤其能抓住消費者心中感性的一面,因此掏出荷包;不論哪一個行業,眼光銳利的業者也跟著緊抓這一波商機。台灣的麵包業已顛覆傳統,事實上,鄰家街角的麵包店所蘊含的市場能量,可能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