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陳木村

之前桃園市復興區斥資上千萬經費的「巴陵鐵塔」公共建設完工後,引起輿論一片譁然,因為這座位於復興區茂盛的山林中,不只會產生光害,還會傷害當地的野生動物與自然生態,最關鍵的是這座仿巴黎鐵塔山寨版的建築,是完全與當地原住民文化元素(泰雅族文化)的設計無關,而且還被大肆宣傳,所以初期是人潮湧現,但現在卻是人潮稀落,遊客只拍照停留時間也不久。

同樣的案例,兩年前在嘉義布袋地區也曾經風光一時的「高跟鞋教堂」,當時也是被輿論批評,與當地文化或產業根本無關的建築,初期也是造成人潮參觀,但現在也是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裏,幾乎也是沒有人潮了。

再來如果你有到過台東縣太麻里的入口處,你也會看到一座「大貓狸」建築,這座大貓狸與日本招財貓的外型也很雷同。雖然當地人解釋這是太麻里名稱的由來,但也總感覺好像似曾相似。同時這座大貓狸右手拿著一朵金針花,左手高舉著釋迦,脖子上還纏繞著象徵排灣族的響尾蛇。從整體造型與裝飾來看,也是與太麻里當地的文化、生活完全沒有相關。

長久以來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雖然各具蓬勃與創意,連對岸也都組團前來觀摩甚而參展,但總感覺仍然還是少了那麼一點點元素,包含美學與文化素養。台灣的美學教育的確是有問題,因為台灣的美學還是缺乏了文化的內涵,甚而是缺乏了文化的創意,所以才會一味的走抄襲路線。就以遠從法國來台的壁畫家Julien Malland Seth深入台灣偏鄉,在搜尋與分析後選定新竹、花蓮、臺東三地小學,並與地方人士進行溝通後,為這三處小學畫了美麗且具原民特色的三幅壁畫,成為新竹、花蓮、臺東的新亮點,但最後的評語是台東的壁畫,比較符合當的文化特色,因為台東是原民特色的故鄉,其他兩縣雖然也有原民文化,但就是比較沒那麼明顯。

因此不論是建築、壁畫、地標景觀或是裝置藝術等,要矗立在當地時就必須先有當地文化元素的融入,否則最後不只無法吸引更多的人潮,反而會造成反效果與印象不佳的窘境。

任何地方產業要先能發展硬體才是最關鍵基礎,也就是要先透過融入當地文化元素,以及更具文化創意的規畫與展現,然後再做有形的景觀與建築為結合或建置,最後一定會帶動更多人潮的參訪,有了人潮自然就會帶動周邊產業的契機,如此循環與附加最後創造當的的經濟與產業發展。

我們總是會先以人潮做為評估發展的基礎點,認為等到有人潮後才意願導入,如果常存有此想法的人,最後都是只有陪伴的機會而已,無法掌握先機。經濟產業發展基本步驟是文化等資源的整合,再來是創意規劃,有了創意規劃後就是導入軟、硬體的結構與管理,並依此結構再做後續及周邊產業的發展,是為文創產業經濟發展的必要步驟與元素。

VBH02

圖:缺乏文化元素就是缺乏人潮的誘因

VBH03

圖:優質的環境缺乏文化元素也是沒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