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Dr. Phoebe
"凱薩萬歲!我們將死之士向你行禮。"(羅馬角鬥士Gladiator在進入競技場後的台詞)
和ABC老公跑了歐洲這麼多個城市,問他最喜歡,最流連忘返的地方是哪裡,他總會毫不猶豫地說,"除了羅馬,還是羅馬。"從古羅馬到文藝復興,老舊遺址到梵蒂岡,難以想像腳下所走的每一寸土地,都有著上千年的歷史。而若要仔細的探討古羅馬的建築和生活,不得不從競技場和古羅馬廣場聊起。古羅馬競技場建於西元80年,也是羅馬帝國最輝煌的全盛時期營造出一個空間,好讓決鬥武士Gladiators可在此盡情廝殺,取悅觀眾。
相較於米開蘭基羅和數不清的文藝畫作,古羅馬歷史的參觀就顯得平凡許多。但其實參觀這類的古蹟老城,必須是打開想像力的開關,配合歷史的介紹,用千年遺留下的牆垣,來傾聽古城的千年故事。
先來介紹競技場,光是競技場的外型,就非常的羅馬。古羅馬人是出了名的工程師,所以在外觀看到的圓弧形的建造上面,以實用功能遠大過於藝術價值。四層樓高的羅馬競技場,如今大約只剩下原來建造的1/3,一方面某些被地震毀壞,另外一些原始的石頭則是被拿去用於中古世紀或文藝復興的建築。
進到競技場內,難以想像裡面可容納五萬人,並在15分鐘內可入場或散場(比許多逃生出口都來的方便)。
除了凱薩有專門的包廂和私人通道之外,其餘的人都得經過號稱vomitorium。散場時人潮會像嘔吐般散開來,後來就成為英文字的嘔吐Vomit。
來到競技場裡的十字架,也是讓你不會迷路的方法之一,十字架的地點是競技場的北邊,也是競技場中最高的一面。羅馬君王的包廂也就在十字架的附近。
除了北邊的牆還在之外,其餘的部分大都倒塌。眼前所看到並不是原始的三層樓建造,而是西元230年因為火災損害而另外加蓋的。
競技場的座位,一如搖滾演唱會的票一樣,都是畫分座位。君王、古羅馬參議員、Vestal Virgins、和其他的VIP通通坐在視野最佳的底層,甚至座位上還刻上他們的名字。中間那層則是留有貴族血統的皇親國戚或大臣們,最上層,也就是我們這些觀光客所在的位置,則是古羅馬市民的區域,最最最上層,才是給那些奴隸、非羅馬人,窮人,還有,女人(此刻真的好慶幸自己沒被生在古羅馬年代)。
往底下看那些最底端的蜿蜒迴廊和通道,也算是競技場的後台。據說在競技場表演前的舞台道具也都相當齊全,大約有80處都暗藏機關,讓你可以隨時放上或收回道具。通常在鬥士Gladiator開始廝殺之前,會有一系列的動物暖場活動,包括刺蝟與狗的對決、女角鬥士和彼此的對決、或是矮人與只有一條腿的殘疾人士對決。聽起來格外殘忍,但這只是前菜而已。
而真正的主菜,則通常是角鬥士與角鬥士、角鬥士與野獸、或是野獸之間的戰爭。這些角鬥士們通常是奴隸、罪犯、或是窮人,因為渴望得到自由、金錢或權力才孤注一擲,搏上自己的性命。角鬥士經過一戰又一戰,如果表現得宜,在那年代可說是巨星等級。但如果表現不佳,在垂死之計對手通常會去君主的包廂問凱薩,殺或不殺?有時候凱薩會將這決定生死的權力給予熱血沸騰的觀眾,而通常拇指朝上代表活命,朝下則代表上天堂。
而羅馬帝國的年代,正好是基督教剛剛盛行的時候。由於羅馬人被教導必須像凱薩朝拜,已表示敬意和忠誠之心,和基督教只敬拜上帝的觀念互相牴觸,基督徒在那年代也遭到大量的迫害。被拿去餵獅子、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被火焚燒等等都是事實,但是否發生在這個競技場裡面,則有待考究。
順帶一提,競技場的大小280英尺長、165英尺寬,其實比我想像中的小很多(畢竟看慣美西的大山大水大球場,看歐洲的古蹟真的會有迷你的感覺),但在那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升降機或怪手的時代,可以造出這樣大規模的建築,真的是非常的令人佩服。
競技場旁邊可看到康士坦丁拱門Constantine Arch。雖說基督徒之前被迫害得非常慘烈,但其實風水輪流轉。到西元312年的時候,康士坦丁大帝成為基督徒,將基督教立為國教。基督教興盛,教堂的權力和勢力也跟著崛起。可惜的是,之前基督徒被迫害,而等到他們執政的時候,也反過來迫害非基督徒。康士坦丁可能真沒預料到,後來許多人打著基督教之名,行迫害之實,甚至發起了十字軍聖戰等,讓許多無辜的百姓跟著流血。這和謙卑慈善,愛人如己,為他人犧牲的耶穌,根本就是背道而馳的作風。
在競技場的上方,同時也能夠看到維納斯的廟,約100英尺高,總面積大約有美式足球場那麼大。由哈德良大帝所設計,裡面放置了兩個高大的雕像—維納斯(面對競技場)和代表羅馬的Aeterna(面對古羅馬市集)。有意思的是,羅馬的義大利文是Roma,到過來寫則變成Amor(愛情的意思),代表羅馬和愛情相依相偎,許多新婚夫婦也會走到階梯上去祈求百年好合,白頭偕老。在我看來,有點類似羅馬人的月老廟XD。
雖說競技場並沒有我想像中的大,但這些豐碩的歷史,卻讓我很慶幸我可以來到這裡探索歷史的痕跡。
結束競技場參觀之後,我們沿著古羅馬廣場前進,沿途看到附近的不知名景觀,因為覺得古色古香就隨手拍下。
古羅馬廣場是個四方形的建築,位於競技場的東邊。腳下所踩的道路叫做Via Sacra,也是古羅馬廣場的主要道路。眼前的拱門便是古羅馬廣場的起點,提多拱門。
提多拱門是用來紀念羅馬和猶太以色列地區於西元70年所打的勝仗。羅馬在治理這些殖民地時,其實大都容許這些地方留著原本的文化傳統,唯一的但書就是要拜羅馬大帝為神。其他地區都無所謂,唯獨之前提及的猶太以色列人不行,和基督徒一樣,他們認定上帝為獨一無二的真神。敬酒不吃吃罰酒,羅馬帝國直接開打,將以色列人的聖殿摧毀(現今以色列的哭牆附近),並強擄了五萬猶太奴隸,將他們帶來造這個提多拱門,以及之前所看到的羅馬競技場。
精細的雕刻,上面是紀念提多大帝的英勇事蹟,和羅馬的輝煌戰功。以色列被羅馬打敗之後散落到世界各地將近兩千年,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才重新復國,成為我們今日看到的以色列。
拱門造型的建築是康士坦丁之殿Basilica of Constantine,一共有130英尺高,但其實只剩下當年大殿的1/3。可以想像當年羅馬的全盛時期,這裡人來人往的景象,以及精細的雕像搭配高貴的大理石。
緊接著來到古羅馬廣場的主要中心,被當年的聖殿、法院、政府機關、和打勝仗的拱門包圍。這裡也是當年人來人往的市集,也是上至皇親貴冑、下至販夫走卒的出沒地點,凱薩大帝曾經腳踩過的地方。
接下來看到的是安東尼大帝之殿Temple of Antonius Pius and Faustina,後來被教堂取代。這棟建築也是羅馬歷史的縮影,中古世紀時這聖殿常被搶,而到1550年後才看到我們所見到的教堂。那綠色門底下便是當時的地板的高度,一直到1800年後才挖掘眼前的樓梯。
接著來到的是古羅馬的參議院The Curia的大門,也是古羅馬的政治中心。300位由羅馬市民選出的參議員聚集於此辯論、立法、和討論國家大事。在當時,雖說有帝王君主制,但代表人民的參議院權力也不可小覷。
中間的三柱建築是暴君Caligula的宮殿(西元37-41年在未),據說Caligula喜愛折磨敵人,也愛偷情於其他參議員的太太,個性非常瘋狂,但即便是暴君,還是想辦法藉由古羅馬廣場留下他曾在世的痕跡。
左手邊所看到的建築,便是古羅馬廣場年代最悠久的聖殿Temple of Saturn,建於西元前497年。題外話,我們選擇夏天正午時間前來看古羅馬廣場,而此時已經汗流浹背,人潮也越來愈少,大家都找地方避暑,只有我們兩個硬著頭皮繼續走下去。
而在古老聖殿的左邊,則是古羅馬廣場的最後一座公聳的紀念柱Column of Phocas,也代表著羅馬帝國的滅亡,由拜占庭帝國於西元608年捐贈給羅馬。正所謂盛極必衰,觀看歷史某些不變的道理,在幾千年前也是一樣。
羅馬帝國在執政1000之後,最終被Vandals侵略,原本百萬人的人口剩下一萬人,而古羅馬廣場也被遺棄,一直到千年之後才重新被發掘。
看完了古羅馬廣場,同場加映帕拉蒂尼山Palatine Hill,也是羅馬七座山丘中最中央的一座小山丘。
首先來到徒密善競技場Domitan Stadio,一共500英尺長。在當年是皇室的娛樂場所,現今也成為散步的好去處。
由於時間關係,帕拉涕尼山我們只以重點式參觀。西邊的雨傘樹Umbrella Pines非常搶眼,適合避暑乘涼。
從這邊也可以看到競技場。觀看古羅馬的遺跡,彷彿上了一堂古文明的課程。縱使在輝煌興盛的古羅馬,終究也有結束的一天。在羅馬政權於西元476年吹下熄燈號之後,整個歐洲進入了一世紀的政府貧窮敗落、文化層次下降、人民知識低落,後代人稱這段期間為"黑暗時代"Dark Age(但這時期也不是完全沒有壞處,起碼沒有它,也就沒有美劇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的背景)。羅馬呢?卻巧妙的透過另一種低調的方式,以天主教之名流傳至今。
(以上的歷史資料來自於Rick Steves Rome 旅遊書)
延伸閱讀:從漁夫到教宗: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
加入Dr. Phoebe的臉書
更多Dr. Phoebe的文章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