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林旻柔

近年來政府祭出諸多房地稅改政策,加上經濟不景氣影響,使得房市交易冷清,全國房價也受到衝擊,今年更普遍下跌了1至2成。其中,尤以老屋議題備受注目;今年2月6日南台灣爆發大地震後,老屋的價格開始下跌。值得一提的是,事件之後,中央、台北市接連公布液化潛勢區,老屋的安全問題開始受到關注,加上老屋加稅話題延燒,台北市公寓價格應聲下跌;根據實價資料顯示,台北市12個行政區公寓價格全數下修,其中,以信義區減少18.6%,跌幅第一。

根據全國不動產報告、台北市地政局統計資料顯示,近三年3至8月台北市公寓交易價格,排除1樓產品及特殊案例,全市12行政區全數下跌。其中,跌幅最大的為信義區13.4%,其次是中山區12.2%,第三名是松山區10.4%。若與2014年相比,信義區公寓跌幅更大,達到18.6%,每坪下跌11.7萬元;房市好景已不若以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公寓價格下跌,但交易量卻逆勢成長,小有斬獲。台北市公寓交易量仍占全市住宅交易量11.2%,比2014年同期上升1.3%,且有9個行政區公寓交易量比去年同期高。在12個行政區中,以士林區交易量增加6.7%居冠,其次為內湖區上升4.6%;衰退的區域則有松山區、中正區及文山區,下降幅度分別為0.8%、0.6%、0.3%,顯示北市老公寓仍有其抗跌性。

過去,公寓產品因為公設比少、價格親民而受到消費者青睞,但因為南台灣地震後,政府公布液化潛勢區,老屋安全問題受到質疑,使之價格大受衝擊。此外,近來各縣市政府調漲房屋稅,甚至研擬老屋加稅,使公寓價格不斷下修;另一方面,自文林苑事件後,原本因都更議題而高漲的北市公寓開始泡沫化,回到自住客市場,房價也回到自住的親民價格。所幸,北市公寓價格雖然重挫,但因為台北市新建案原本就少、且自住的剛性需求面強,加上房價長期以來高不可攀,因此,使用空間大、價格親民的公寓,仍是不少人進住台北市的首選產品,因而在近三年能夠逆勢成長。至於近期備受爭議的房屋稅及老屋健檢,若在缺乏配套措施的情況下貿然實施,會有公平性的質疑,因此尚未定案;根據實際交易量可看出,台北市自住族仍偏愛坪數大、價格實在的老公寓,寧願買舊不買新。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