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論/魏孫鴻 執行長】
最近台灣「全球創業觀察」(GEM)的調查結果讓媒體相當有興趣,一則說是台灣的創業率其實不低,平均十中有三想淌這混水,全球排名頗為前面;一則談到退場率也不低,不低是多麼不低報導中倒沒提到,但標題下得聳動,用「破表」二字形容。
說到創業,10幾年來總被朋友消遣說我膽子大且真敢作,但我得套莊子他老人家的話:「予豈好”創”哉?予不得已也!」當年失業沒人要,自己再不想辦法養活自己,那就喝西北風啦。所以每每被問到創業相關的問題,我都感覺有點困擾。
但這條路也走了這麼些年,兩家公司也還處於餓不死但沒吃太飽的狀態下,總會觸發我對「創業」二字的一點探究。若把時間放長,近代台灣創業的黃金年代,在我淺見當中應有三段。第一是日據時代,這是改朝換代造成的經濟真空,在台灣邁入現代化的過程中,創造了一批本地能與殖民溝通且合於其需求的創業者。第二是二戰之後,這是戰爭造成了環境的真空,在台灣政權再度更替且產業百廢待舉的時期,創造了一批思慮清楚、動作敏捷的創業家。第三個階段就是資訊化浪潮席捲全球而台灣決定發展半導體的時候,這是需求造成了供給的真空,讓許多敢放手一搏的科技人成了成功的創業家。
這三個時段,成功的創業者那不是開玩笑的,成就都是非常巨大且足以牽動整個台灣的,以至於後頭有許多小型的創業者能夠因為這些火車頭的需求而打開一片小天空。某些人,到後來甚至超越了這些初期的火車頭,躍升成為雄霸一方的霸主。而戰後很長時間也因為匯率的關係,讓敢於拼搏的人在那個年代透過貿易,一卡皮箱走天下,就能夠聚積此刻令人艷羨的財富。
但無論如何,去檢視這三個時代的成功,當然各有其從微觀到宏觀的因素。然而,台灣在這三段時期中的相互串連,則是一直不變的開放心態。開放,讓這些創業者能夠不拘泥於台灣的小市場,而能作世界的大生意。因此,若要問說創業,我想台灣創業人應該擔心的不是那進退場的比率,而是市場到底在哪裡?
更簡單的講,當初這塊土地是以資源密集(糖、鳳梨、樟腦、茶業、木材)、勞力密集(80年代前台灣也曾是世界工廠)、資本密集(科技大廠的本國與跨國資金)來讓創業者征服世界,而當這些條件都不見後,希望以腦力密集來作為創業之本的台灣新一代創業者,要怎麼去面對世界呢?
這是我認為創業者無從迴避的真正問題。至於其他,我們下次再說。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