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俊德

經過統計,創業有高達7成以上即的失敗性,而能創業十年以上仍存活的公司,更是極少數。

而文創產業雖然投入的投資可能不會太高,但是規模化與成功率也是極大的困難與問題。

有一本書「精實創業」是近期許多創業家必讀的工具書之一,裡面主要提到了透過簡單的風險控管提高創業的成功性。

過去創業,我們習慣寫好一個完整的商業企劃書,尋找資金或是做整體的商業架構,但是多數的商業企劃書卻很難明確估算出真正的市場需求與變化。

如果創業就像學會開車,你開車的第一步一定是先去駕訓班或是考照場開張上路的駕照,但有了駕照不表示上路就會開好,就像創業,去完成了公司登記可以開始報稅開發票,不保證就會有生意一樣。

而後確立行駛的終點與目標,有的人會打開導航,如以創業看來就是寫份完整企劃書,確立方向,但是如果有看新聞,導航其實常常出錯,目的地或是路途並不保證比較近或是快,更多時候是個人的思維與經驗去限制你的速度與方向,多數人反而更躊躇不前,問問真正上路的人,有人真的從頭到尾把車輛使用手冊讀完的嗎?

最好的方式應該是,馬上上路,隨時調整,並且適時詢問(讀書、上課或是問大師),不斷不斷地調整方向,這樣反而能將方向帶往市場真正需求的正軌上。

這裏分享幾個精實創業提到的大公司案例,如現在很多人使用世界知名的dropbox線上分享硬碟,起初連成品都沒有,只憑一個點子拍成影片去介紹要達成的概念與技術,就獲得許多人的支持與迴響,並且籌募了許多資金,很快地產品真的問世甚至超過許多人的期待。

google一開始只能搜尋專業技術網站,但是他並沒有因為還沒找到獲利模式而分心,反而不斷修正與擴充,終於從網路廣告中找到用續經營的循環,並且確立核心後,併購了youtube等等影像搜尋等社群。

而其中google收購的flickr,原先是一個線上遊戲網站,但是卻透過不斷地修正調整與轉型反而成了全世界最知名的照片分享服務。Twitter原本是線上廣播卻透過網路架設起140個字的社群型態。

而就連現在最多人使用的臉書,創辦人祖克伯最起初設計的網站原型是哈佛大學內的正妹評比網站,讓大家來選學校哪個正妹分數比較高。

創業的最後目標常常讓人出其不意,但是我們可以明確知道的是,只有符合市場需求才能存活,創業需要一個大目標,但是有時候不要過於執著,多聽聽市場的聲音,才是真理。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過年伴手禮如何選? OTOP展在地特色/a>
房地合一稅新制 讓投資客復活?/a>
東協勢力崛起 佈局重點在融入/a>
情人節送甚麼好?/a>
浪漫情人節餐廳 台北精選大蒐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