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疫情鬆綁後,出國旅遊的人數變多了,周遭好多朋友幾乎都是全家出動,帶著老小來一趟舒壓、放鬆之旅。
出國當然是好事,眼見不同風貌的文化風情,咀嚼著從未品嘗過的食物,搭乘當地限定的交通工具,是難得人生體驗及愉悅享受。
出國旅遊快樂多 水土不服壞心情
朋友們盡興描繪旅遊所見、所聞後,奇了!一提到有沒有「水土不服」的問題,每個人都露出面有難色表情,原來都遇到了!然後一一訴說「這不對,那不對」的難受,多少都影響到旅遊心情。
綜合而論,多半都與腸胃鬧脾氣、皮膚做發癢起疹子、無法安穩入睡有關,其實就是腸胃、皮膚、自律神經系統方面的不適症,若用醫學用語,就是腸胃道機能衰弱、皮膚過敏、自律神經失調病症。
明明是不同系統的毛病,怎麼都歸結於「水土不服」?有一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俗諺可以說明一切。由於每一個地區都有特定的地理條件,包含天然氣候(緯度、空氣、溫度、濕度等)、水質(作物水、養殖水、飲用水等),所以孕育的微生物、動物、植物等萬物都會形成特有生態系,長期生活在特定個環境的人,身體會很適應該地區生態系的運作,但對一個從其他環境生活的人來到另一個環境,因為氣候、水質、作物、糧食的不同,就有可能造成身體的不適。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旅遊發現身體微恙 腸道微生態失調了
綜觀研究發現,水土不服並沒有正確診斷名稱,通常是一組症狀的集中表現,例如:食慾減退、噁心、腹瀉、失眠這類症狀,均與腸胃道微生物失衡相關,有人形容人體腸道是菌種花園,裡面生活著種類繁多、數目驚人的腸道茵群,各有個的特色,甚至會用微生物居民稱呼,除了能夠維持人體正常消化、吸收功能外,主要扮演免疫軍隊角色,具有防護身體的功能。
居住在腸道的各式菌種,比例會與當地居民攝取的飲食消耗量有顯著關係,而且百分比是長期生活逐漸形成,也就是說,有助免疫力的有益菌比例會偏高,有害菌比例會較小,如果是因旅遊因素來到新的環境,是會影響有益菌與有害菌的比例,因而會造成腸道微生態的失調,沒有辦法抵抗細菌感染,於是作怪、鬧事頻繁。
吃益生菌好好睡 調整腸道開心玩
出國旅遊最擔心水土不服,有經驗的旅行者會在出國一週前服用益生菌,到了當地會多吃優酪乳、優格,也會買礦泉水,避免喝生水或未煮沸的水。享用異地美食時,會以嘗鮮為主,而非大快朵飴;先吃容易消化的當地食物,柔軟、湯類及流質較適合,少吃刺激性辛辣、生冷,需花時間消化的食物,等到腸胃慢慢適應該地環境及飲食型態後,再做進一步的嘗試。更重要的是,一定會好好睡覺,因為充足睡眠可以降低水土不服的發生率,才能盡享旅遊帶來的驚喜。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