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從最近的反課綱議題可以發現,走上街頭表達自己意見的學子年齡層正逐漸下滑,如果是從民主教育的角度來看,這是值得欣慰的事,不過以紊亂、情緒交錯的溝通模式與過程觀之,品格、人際、溝通表達等博雅或通識教育,尚待強化。

隨著社會文化與結構的快速變遷,許多傳統文化道德流失,很多過去我們認為尊師重道、以禮相待、克己復禮等理所當然且應持守遵循的共同思維都淡化許多,以致社會亂象層出不窮,不斷反覆甚至擴大上演。對此,以推廣儒家文化為主的福智文教基金會認為,培養懂得感恩與回饋的下一代,乃是當務之急。教育是人類升沉的樞紐,過去我們一直以儒家思想為主流,就是孔老夫子在論語中所說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也就是依著崇高的目標,成就君子的德行,並能以自利利他的智慧與方法,成就自他圓滿的人格。雖然這些特質隨著現代化有所式微,但仍舊是社會安定不可或缺的力量。

福智文教基金會黃珠釵老師進一步說明,推動傳統儒家精神,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如何學習,並且真正學以致用,紮根於孩子的心性中,成為代代相承的智慧。舉例來說,如何幫助孩子們體會「仁」的內涵?原則上是老師們以「克己復禮」為出發點,在教學中以「待人著想」為具體實踐的引導,陪伴著孩子們一步步趨向君子的心性,孩子們也在正面的回饋中,確立正確的下手處。

現在的孩子看似物質富裕,但是許多孩子實際上卻面臨心靈空虛。福智文教基金會表示,在暑假她們會舉辦「君子營」讓孩童體驗儒家傳統思維,並學習如何變成一位君子。「孩子來參加營隊幾天,不可能就會完全脫胎換骨,當他/她回去原有的環境,還是會受到外在環境而影響。因此,孩子並非只賴由學校老師的教導即可,家長的教導與陪伴也很重要。」現在社會變遷太大,孩童過度沉迷網路,尤其是暑假期間,家長忙於工作,無法時時刻刻陪伴,若能適度安排ㄧ些營隊活動,對青少年而言,生活會比較有重心。

習慣西化生活的現代人,安排的休閒生活也大多偏向西方傳來的活動,很少人意識到,其實傳統的儒家文化也可以是生活當中的選擇,學習儒學總綱、經典導讀、禮樂、習字、中國結、有機農耕、太極拳甚至中國鼓等等,都是豐富心靈的良藥。古代聖賢鼓勵學習君子之道,現代父母應可在孩子的心田裡撒下成為君子的種子,教育成彬彬有禮,懂得修身養性的青少年,進而使其從關心自己,擴展到關心自己與他人,甚至到關心自己與自然環境,以逐步體認與實踐聖賢圓融的謙謙德風。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