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妮可艾森柏格的大兒子從幼稚園時就立志長大要當明星。她媽媽從小就把他送去學音樂、學舞蹈、學演戲,但是她還是對兒子是否能成功當上明星感到焦慮。

於是,家中資金充裕的艾森柏格女士與朋友成立了基金會,四年來募資了超過25萬美元。她也考慮捐錢給全美最好的表演藝術學校。事實上,從孩子三歲起,她就開始為孩子的大學而努力。她從小就帶孩子去各處表演中心面試,但她說她只是支持孩子的夢想,她不覺得自己是[直升機父母],她說自己只是[直升機上的副駕駛]。

JIU12

這是真的嗎?

[直升機父母]是形容對孩子的事物事必躬親,對孩子的一言一舉極度參與的父母親。這在美國有錢人的家裡並不罕見。他們甚至像是[剷雪父母],幫孩子清除任何在成長路上會遇到的障礙,因此孩子不會遇到挫折、沮喪,不會經歷任何失敗,只為孩子將來能成功。

極端一點,這些父母幫孩子竄改大學入學成績,收買學校教練,讓孩子可以進頂尖大學,還要做得漂亮,好讓孩子在學校不會遭到羞辱,就如同最近美國起訴的50名父母一樣。在這些父母中,有的父母謊稱孩子高中有加入水球隊。有的收買槍手代替孩子考入學考試。但又為了不讓孩子知道,他們甚至讓孩子做一樣的測驗,讓孩子以為自己真的有考試。

這些父母從自己懷孕起就為孩子努力,幫孩子預約最高級的幼兒園,確保孩子在校不會遇到沮喪的事。孩子開始上學了,努力幫孩子說服教練,讓他可以進某個校隊。孩子若忘記寫作業,幫他們找理由說服老師。甚至花上數千美元請大學申請專家,幫助孩子寫自傳,只為了申請上好大學。

精神科學家麥德霖拉維女士說,這些父母只是想確保自己的孩子在全部最好的孩子當中永遠還是最好的,確保他們占盡了全部的好處。拉維女士說,她看過很多已經上大學的大學新鮮人仍無法自己獨立過生活,這些人還是得每天回家。他們的理由不一而足,有的理由是發現宿舍有老鼠,有的是不喜歡室友,有的說作業太多,還有的人說不喜歡吃的食物裡面有加醬料。因此她無法在學校自助餐吃飯,因為全部的食物都是有加醬料的。

拉維醫師說:[這些父母過去十八年來都在照料自己的孩子。她們以為自己在幫孩子,其實在害孩子。]

史丹福大學前新生部主席連卡漢斯女士說,她遇到有史丹福大學的大一新生因為不知道怎麼交朋友,還要父母幫他們撮合朋友。她也遇過父母抱怨孩子實習工作的老闆,因為事後沒有給自己的孩子好的推薦信。她說,這些父母不是在預備孩子,好讓他們可以面對成年。他們是在預備道路,好讓孩子成年後可以照著走。

但是,學習解決問題、嘗試去冒險、去克服挫折是重要的人生技能。如果父母不讓孩子經歷這些,孩子永遠也學不會,甚至還會導致焦慮與憂慮。諷刺的是,即便父母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好,但是因為同儕壓力、自己的焦慮,他們就是很難放手讓孩子去經歷自己的人生。

這起大學入學醜聞中的主角之一斐莉絲提霍夫曼女士曾經在自己的部落格寫下:[養育孩子是條漫長的、一直幫孩子清除障礙的長路。] 她也寫下:[我看著學生們每天走進學校,也像是走進一條充滿未知、挑戰、與失敗的長路。]

的確,霍夫曼女士被控以一萬五千美元的代價收買大學入學考試的監考官,偷偷地竄改她女兒的考試成績。

資料來源:https://www.ny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