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或醫療的應用上,人工智慧格外需要受到道德倫理規範。(照片來源:Defence Images/flickr/cc)
【特約記者羅怡婷/編譯】人工智慧(Artficial Intelligence)的進展超乎想像,衍生的道德議題在近期引起美國與英國政府關切。即使對科技產業龍頭而言,也不得不加以正視,例如亞馬遜(Amazon)、Google、IBM、Facebook與微軟(Microsoft)已於2016年9月共同成立非營利組織「人工智慧聯盟」(Partnership on AI)。美南浸信會亦召集基督徒科學家共同商討相關問題。
科技巨頭成立人工智慧聯盟
美國政府於2016年10月12日所發表的報告指出,人工智慧從業人員應當接受相關的道德訓練,以確保科技發展能兼顧公平與安全。英國政府於同年10月5日的報告則表示,為了避免不慎將歧見導入人工智慧系統,並降低系統中所有不必要且無法預測的行為,必須要有持續性的審慎考量。「人工智慧聯盟」的工作目標之一,則是針對道德、公平性與包容性等議題持續進行研究。
加州浸信會大學資訊科學教授柏金斯(Louise Perkins)表示,目前外界對於人工智慧缺乏道德規範一事令她感到憂心。在運用人工智慧時,應考量自動化設備如何保障人類未來存續,而這一點也與基督徒的世界觀息息相關。她認為,具有基督徒世界觀的人應當積極參與人工智慧的設計,以免設計出的系統與聖經教導相悖離。透過信徒的參與,將能在系統的運算與邏輯之中導入聖經的世界觀。
雖然目前對人工智慧尚無放諸四海皆準的定義,但根據白宮的報告,人工智慧乃是指「一套能依據智慧行使行為的電腦化系統」,例如自動駕駛車,或是具備人工智慧的無人駕駛機等等。目前人工智慧已被廣泛應用於醫療照護、交通運輸、環境、司法系統與建立經濟包容性(economic inclusion)等。未來,人工智慧也能應用在生產製造、醫療手術與戰爭等,而一般預期,最廣泛的應用將會是在智慧型手機上的個人助理。
特別關注戰爭或醫療應用
對於人工智慧,柏金斯教授認為最大的隱憂在於其安全性。舉例而言,若汽車工廠的人工智慧系統遭駭客入侵,恐怖份子恐怕能在同一時間內,全面癱瘓自動駕駛車輛,在主要幹道上造成大型交通混亂。又例如食品工廠內的人工智慧系統若遭駭入,便可能使有害食品流入市場。這些危機無所不在,畢竟唯有與外界完全不相連的裝置才能真正確保滴水不漏的安全性。
他特別指出,在戰爭或醫療的應用上,人工智慧格外需要受到道德倫理規範。例如協助生產過程的機器人必須同時考量母親與嬰孩的生命,與作戰有關的人工智慧系統則必須了解正義的標準為何。
美國國家實驗室的前科學家,同時也是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第一浸信教會學生牧師的布雷克(Mike Brake)也相當認同柏金斯教授,認為人工智慧的本意在於協助人類,但在所有應用的背後其實都隱含深意。人工智慧代替人類做出許多決策,而這些決策乃是依賴人類所寫的程式所產生。
布萊克認為,人類無須擔心被機器人所取代,但必須對人工智慧有所認識。他指出人工智慧系統累積智慧、判斷決策的機制都是仰賴人類所撰寫的程式而來,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人工智慧日新月異 基督徒科學家籲建立倫理規範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