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陝紅宇
很多人等到他們年紀大時才生孩子,這個決定雖然會增加不孕和遺傳異常等問題的風險,但新的研究表明,在年齡大一些生孩子也至少有一個好處,比如:至少有一些孩子不太可能會有外化行為,包括破壞社會規則或攻擊他人等。
研究作者Marielle Zondervan-Zwijnenburg表示,“年齡較大的父母可能會放心,他們的年齡不一定會引起孩子們的行為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年幼的父母注定會有不良後代。研究員說,兒童“外化”行為差異的3%與父母年齡有關。但是,晚生又會產生哪些好影響呢?
“我們相信年長的父母往往能夠為孩子創造有利的環境。年長的父母可能對孩子的需求更敏感,並提供更多的支持,而且年長的父母也可能有更好的經濟資源,接受過更高的教育。”Zondervan-Zwijnenburg說。但是,研究人員確實比較了年輕和年長父母之間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但他們說這些因素並不太會導致兒童行為差異。
研究作者提出,另一種可能性是,有更多“外化”行為的年輕父母可能更容易衝動,這可能與生育年齡較小的孩子有關。底特律密歇根兒童醫院的臨床心理學家Eric Herman同意:年輕的父母可能會傳遞更多衝動的特徵,這可能導致更高的行為問題風險。
此項研究包括近33,000名年齡在10到12歲之間的荷蘭兒童。這些孩子是過去四項研究的一部分,父母年齡介於16至68歲之間。
在這個研究過程中,父母,老師甚至孩子自己都報告了問題行為。該研究顯示:如果母親或父親一方年齡較大會產生積極影響,但他們並沒有考慮如果父母雙方都年紀較大的情況。
另外,某些被稱為“內化”行為的行為是不受媽媽或爸爸年齡的影響,這些是精神健康問題,如焦慮,抑鬱和社交退縮。Eric Herma說這一發現是有道理的,因為內化行為通常是基於遺傳的,並且孩子的成長經歷也可能會導致此發生。他還表示,父母可能會根據這項研究然後做出關於孩子時間安排的決定,但他同時說明:這項研究提供了一些積極的信息來衡量等待生孩子的潛在風險。
“父親的年齡增加與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有關。當人們決定等待時,染色體異常和其他醫療問題的風險更高,”他解釋說,“有很多不同的因素會影響孩子的行為方式 – 包括父母年齡、收入、教育、孩子的教育和同齡人群等,很難弄清楚哪些因素真正起作用。”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