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 核稿編輯:林震岩 中原大學 教授

「一例一休」應彈性調整 兼顧勞雇雙方利益

2017年新春,政府諸多新制上路,其中,以「一例一休」制度引發爭議最大;攸關勞資雙方權利與義務的「一例一休」新制上路後,不僅勞工一頭霧水,連資方也亂了陣腳。各行業中,衝擊最大的莫過於餐飲服務業;根據人力銀行統計資料發現,國內的餐飲住宿業人事費用增加亦需徵才補人。另一方面,企業因應人事成本增加而導致物價上漲,也令民眾大喊吃不消。「一例一休」制度看似為勞工爭取該有的權益,但新制除了引起社會各界爭議不斷外,更有引發多方對立之疑慮。

新制上路至今,民眾的看法與觀感如何呢?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委託波仕特線上市調網,調查1,102位20歲以上民眾,對於「一例一休」制度的看法。相關調查結果摘述如下:

一、生活層面的影響:「一例一休」上路後,民眾在添購年貨進行汰舊換新之際,有78.2%的民眾「感受到物價上漲」之壓力,僅有7.1%的民眾「沒有感受到物價上漲」之壓力。此外,面對各產業的服務型態將有所轉變,例如週末休診、假日郵局不上班、假日不宅配與不外送等,則有64.9%的民眾表示因而感受到生活不便利,僅有14.9%的民眾「沒有感受到生活不便利」。

二、工作層面的影響:有50.0%的民眾表示所從事的行業已受到「一例一休」的影響;亦有29.8%的民眾表示「沒有因此受到影響」。此外,有42.7%的民眾表示「一例一休」上路後,無助於提升勞工工作條件與保障;亦有28.3%民眾表示仍有助提升其工作條件與保障。至於今年公司所發放的年終獎金部分,有67.1%的民眾表示和去年相同,亦有26.1%的民眾表示今年年終獎金因公司為因應「一例一休」上路,而較去年低。

三、勞雇關係的轉變:
「一例一休」上路後,63.7%的民眾表示,擔心業者為降低人事成本,將要求員工「依法休假」或「增加工時」,導致「變相減薪」;14.1%的民眾則不擔心上述情況。此外,有68.1%的民眾表示,該法規造成工時僵化、缺乏彈性,使勞雇關係陷入緊張;僅7.6%民眾表示勞雇關係不會因此陷入緊張。至於「一例一休」上路後,有39.1%的民眾認為企業雖然可能會漲價,而勞工有可能因此獲得增加加班費或實質休假等回饋;而認為不會因此獲得實質回饋者亦有39.4%。

針對此項調查結果, 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政策應兼顧彈性與經濟發展,政府應持開放態度與企業溝通:
政府推動新政策,若為顧及勞工健康及權益,立意固然良好,但若缺乏全盤考量就匆促上路,難免引起爭議。因為產業類型不同,勞工之工作服務型態亦不同,「一例一休」新制上路,強硬要求所有行業都比照辦理,不但大大造成企業經營的衝擊,導致人力安排困難及成本增高,亦會變項的導致物價上漲。例如餐飲服務業、交通業、物流業等,新制都讓員工及雇主措手不及;政策若無改善空間,將只會迫使企業改變獎金制度或薪資結構以因應增加的成本,不一定會對員工有利,企業在政策缺乏彈性及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因而經營困難,如此一來,將是政府、企業、勞工三輸的局面。因此,建議政府應該採取彈性策略,並持開放態度與企業做良性溝通,共謀員工權益及良好的經濟發展。

二、政府應虛心檢討政策缺失,以產業特性不同而有配套措施:
台灣經濟向來以出口為主體,「一例一休」後,對於外銷產業衝擊非常大,在當前景氣已逐步復甦之際,因為新的勞動制度,不僅業者需要適應新的勞動條件、尋找因應辦法,亦需增加更多勞動力與派遣人員,令業者無所適從。台灣以外銷為主的製造業,當「一例一休」上路後,製造業的加班成本將大增,令許多業主望之卻步,甚至萌生出走海外的念頭。政府應以兼顧產業發展為前提,虛心檢討政策的缺失,予以調整改進,或者提出配套措施因應,以利產業發展。

三、民眾應主動弄懂「一例一休」內容,以維護自身權益:
「一例一休」新制上路,影響最大的可說是服務業、交通業、物流等相關服務行業。若按照新法,不但業者可能人事成本大增,在企業祭出各項因應辦法後,勞工更可能因而造成變相減薪。對於基層勞工而言,有時假日加班是一個為自己加薪的機會,但「一例一休」之後,以往可加薪的機會可能被業主刪除,或是找其他工時人員替代,在薪水漲幅原本就低的情況下還被變相減薪,當然更不是滋味。另外,勞工也需注意業主是否遵守一例一休的規定,以免連續工作天數過長,危害健康。不論是少做減少工資、或是工作天數時數過長危害健康,勞工務必主動弄懂「一例一休」相關內容,並與雇主溝通協調好工作規則,以維護自身權益。

「一例一休」甫上路不久,即引起社會各界極大爭議與糾紛,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認為政府應與企業、勞工團體、專家學者共同商討務實的解決方案,創造各方皆能獲利之願景。

完整調查報告:20170123_調查報告_一例一休議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