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海科館,前身是供應台灣北部電力、全東南亞北火電廠,30 年前在電廠除役之前,這群員工默默奉獻了健康和體力扛起全國電力供應的任務,直到今年年初開始「重現北火足跡」計畫後,這群人的故事才漸漸浮上檯面⋯⋯

(責任編輯:余如婕)

POW

北部火力發電廠運轉數十年後退役,蛻變成海科館賦予新生命。電廠老員工曹瑞宋說,當年頂著鍋爐內 53 度高溫,手持撬棒一鑽一鑿清理煤渣,揚塵四起伸手不見五指,實在很辛苦。

位於基隆的北火發電廠在日治時期昭和 14 年(民國 28 年)興建完成,是當時亞洲除日本外,規模最大、設備最新的火力發電廠,並在民國 44 年擴建,增加兩座發電機組直到民國 72 年除役。

除役後的北火電廠一如廢棄工廠般頹廢矗立在八斗子,在各界奔走和協助下,如今蛻變成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北火電廠運轉 44 年來,許多員工在此默默為台灣電力發展付出,隱含著無數的辛酸血淚,更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16 歲做第一分工作,卻發現回家路上都是墓仔埔

75 歲退休員工曹瑞宋,民國 49 年起在北火儲煤場擔任契約工,負責運輸煤礦作業。他說,當時燃煤從瑞芳山上透過流籠運下山,途中會經過 3 站(曲),一旦發生出軌等緊急事故,就要趕緊使用手搖式電話機發出一長聲通知停機,等到狀況排除後,再發出一長一短聲響重新啟動流籠。

他說,曾有同事在警衛室旁抽煙一不注意,遭進站的流籠撞擊掉落到安全網,當時他人正好在一旁,立刻通知司機緊急送醫,所幸僅手部骨折,沒有生命危險。

當時年僅 16 歲的曹瑞宋,回憶起第一段在北火的 400 多個日子,讓他萌生去意其實不是工作內容,而是回家的路程。

他說,時常下班已是深夜 1 時,獨自背著手搖式電話機經過八斗子公墓,當時四周全是稻田,不僅人煙稀少,必經之路又是羊腸小徑,有些圳溝橋面還是用撿骨後的棺材板搭建。

他表示,起初還有同事一起下班,調班後老師傅為了趕末班公車時常蹺班,他只好獨自半夜回家,經過公墓不時聽見「吹狗螺」,讓他感到不寒而慄,還曾被 3、4 隻野狗追著跑,嚇得他落荒而逃,最後連辭職信都沒遞,就到台北跟著兄長學修車。

北火工作多傷身?「清完煤渣後吐出的痰,一週內都還是黃色」

曹瑞宋 28 歲再度進入進北火電廠,這次改當起木工,為了多賺點錢養家,只要其他部門缺人手,他都很樂意幫忙,就連最辛苦的清理鍋爐煤渣,他也二話不說拿起撬棒鑽進鍋爐搶修。

他說,鍋爐內溫度高達攝氏 53 度,熱到膠鞋都會融化,揮汗如雨已是家常便飯,每梯次 9 人進去一待就是 1 小時,拿起撬棒往壁面一打,不僅煤渣依舊火紅,揚塵四起更是伸手不見五指,「清完煤渣後吐出的痰,一週內都還是黃色」。

曹瑞宋表示,除壁面外,煤渣還會包覆著加熱管,必須搭鷹架到 5 層樓高處清除,「我曾開玩笑對老婆說,清煤渣賺的錢我要自己花,因為實在太辛苦了。」

另一名服務 10 年的老員工杜世寬,民國 65 年在北火擔任儀器工程師。他說,大修時忙到不可開交,因為儀控設備傳送器裡頭裝著水銀,必須全部放掉洗乾淨後重新安裝,但安裝時若抓不到零點(null point)取得平衡,最嚴重可能導致跳機,最後花費一週重新定位才解決難題。

杜世寬說,員工宿舍自成一格,婚喪喜慶不假他人,居民一手包辦,幼稚園、游泳池、福利社、醫務室、電影院一應俱全,買鋼琴台電還會補助一半,甚至員工到市區買菜還有交通車接送,讓附近居民羨慕不已,稱宿舍區是 Club(俱樂部)。

海科館研究典藏組主任徐鳳儀表示,海科館建築外觀雖然新穎,但內部留有不少北火電廠元素,如鉚釘、發電機機座等,但礙於經費不足,館方對北火歷史的闡述並不多,今年正好有機會與台電合作,透過重現北火足跡專案計畫,利用新媒體等科技重新詮釋北火,未來也會透過展示或推廣教育,讓更多人認識北火的過往點滴。

(本文文章、圖片由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標題:〈 頂 53 度高溫清鍋爐 北火老員工憶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