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 Player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左翼少婦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在嘉義6.4強震後,發表「老天也震怒了」的言論,表達對在野黨凍刪預算的不滿,再次引發公眾譁然。雖然他迅速刪除了這則具爭議的貼文,但其內容顯示了某種根深蒂固的災難道德化思維,這種思維不僅讓人聯想到保守宗教勢力,更與民進黨自詡為進步派所應追求的價值相悖。

災難與道德化:自然的聲音被誤讀

柯建銘將地震描述為「對在野黨的天譴」,藉由擬人化自然來強化其政治立場,這樣不僅忽視了自然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實體,將「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強加於自然現象之上,認為自然是為人類文明和社會功能所服務。

作為自詡進步派的政黨,民進黨理應倡導與自然共生的理念,包括尊重自然的獨立性、理解人類與自然間的相互依存關係,以及在發生災難後以人道與科學的方式提供援助。然而,柯建銘的言論不僅遠離這些價值,更反映出民進黨將自然工具化的思維。

ADEY1001

圖片取自:(FB

「天譴論」對自然與社會的雙重壓迫

從進步派的角度來看,「天譴論」無異於對自然與弱勢群體的雙重壓迫。一方面,這種論述將自然視為僅僅是被人類操控的道德工具,忽視了其運作規律的獨立性與科學性;另一方面,它在災難中剝奪了災民的聲音,將他們的痛苦轉化為政治鬥爭的籌碼。

這與保守宗教勢力對自然的語言暴力高度相似,如某些反同宗教人士在自然災害發生後,聲稱是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懲罰,這不僅荒謬,更是對受災戶的二次傷害。柯建銘的「老天震怒」言論,無論初衷如何,其結果卻是同樣地忽視了自然的獨立性和災民的尊嚴。

結語:民進黨重新審視進步價值

柯建銘的言論顯示,民進黨在表面上的進步包裝下,內部仍存有與進步價值相悖的保守思維。真正的進步派應摒棄將自然現象道德化的傾向,以科學與同理心為基礎的災後援助與政策規劃。只有真正將進步價值落實於政策與語言之中,才能避免因內部矛盾而自我瓦解。

柯建銘「老天震怒」的發言,再次提醒我們進步價值不應只是一個標籤,而是一種徹底的行動與態度。自然與社會間的關係需要以尊重與共生為基礎,而非以壓迫與工具化為手段。若民進黨自詡為進步勢力,便應深刻檢討內部結構與成員言行,徹底擺脫人類中心主義與災難道德化的思維,真正實踐與自然與弱勢共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