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魯力立 圖片來源:《一個勺子》臉書專頁
非商業電影不是主流,但是因為其獨立性和思考性卻一直吸引著無數電影人。下里巴人是受歡迎些,但是終歸還是需要陽春白雪提升境界。否則,藝術就成為穿腸而過的消費品,和肯德基沒區別。陳建斌演了甄嬛傳,蔣勤勤嫁了人,以為他們就這樣了。突然,蹦出來《一個勺子》,畫風還是陜北農村戲,這就足夠讓每一個愛好電影的朋友來了興致。
標題說,這是一部爆笑農村喜劇。但是通篇我一次都沒有笑出來。無論是黃土高坡的貧瘠,還是拉條子和金枝子的荒誕,都讓我眉頭更緊。這部電影,和勺子一點關系沒有。勺子在這裡是,傻子。所以這是一部圍繞傻子的定義展開的故事。拉條子是一個本分的農民,一個傻子纏上他,也讓他纏上了一堆麻煩事兒。他和老婆金枝子好心給傻子吃穿住,還為他找家。結果卻因為誤領而被認為是“人販”。他們找村長,找公安局,找大頭哥,卻沒有一個人幫忙。最後他不得不決定將傻子重新找回。拉條子本努力將傻子推開,到頭來卻要找回傻子。這種回轉是如何造成的?電影的結尾,拉條子戴著傻子的帽子,卻也變成了世人眼中的傻子。
這部電影的觀點在前十分鐘是明確的。什麽樣的人是傻子?電影中的傻子便是,失去常人的言語認知能力。傻子讓人哭笑不得,拉條子也避之不及。但是他在為傻子尋找出路的過程中,卻被村幹部、民警和朋友也認為“傻”。而這三種人則代表了政府行政機構、公安司法機構和大眾。遇到困難,出手援助,是中華文化傳統美德。然而在普通百姓無力救助的情況下,文明現代的社會制度必須解決問題,而不是依賴於個人的力量。但是,當拉條子求助時候,社會卻將其定義為“傻”,表達了電影的無盡嘲諷。
更為揪心的則是無數個親戚冒領傻子只為騙取錢財。而拉條子收了所謂的感恩費,卻莫名變成了人販。一個好心人,在這一刻就不僅僅是傻子,而淪為“壞”人。故事發展到此刻,已是駭人聽聞,觸目驚心。拉條子和金枝子的紛爭也因此爆發,一句“過的是什麽日子”也讓人不免聯想到“老人倒地扶不扶”的諸多案件。當今社會,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已經成為桃花源。而“好人做不得”似乎成為了倫理教育的一部分。不是好人做不得,是社會的種種現象令普通百姓自顧不暇,無力做好人。長此以往,正能量何在?和諧社會從何建設?
然而,湖南衛視的一檔節目在惶惶不安的人心面前給與慰藉。老人倒地,雖然有無數旁觀者拒絕做“傻子”,但是終究還是有好人出手相援。而且,大部分是年輕的面孔。這讓我們不禁覺察出了希望和信心。《一個勺子》從反面批判了社會的懦弱和詬病,而電視節目又傳達出正能量的訊號和召喚。這也是影視藝術必須肩負的雙重使命。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