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魯力立 圖片來源:Photo Credit: komica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是一部現象級的動畫電影,能夠稱為現象,總歸因為其打破傳統,成為某一領域的標竿,在歷史上記下濃墨重彩的筆畫。但是要說明這部電影的“現象“二字,則必須回顧中國動畫史。中國動畫在建國初期,曾經是有過光輝歲月的。著名的《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等水墨動畫電影影響了很多代人。而之後,電視的興盛誕生了一批經典的動畫片,如90年代早期的《黑貓警長》《葫蘆娃》和《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等,都創造了電視動畫片的記錄,成為無數70,80,90後的童年回憶。

然而,在這一階段,中國動畫電影卻處於一個瓶頸期。中國有太多可以創作的動畫原型,卻不如美國好萊塢和日本動漫在近十年來對中國少兒視覺和心智的沖刷。日本的美少女戰士,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哆啦A夢和奧特曼,美國的鋼鐵俠,蜘蛛俠,和蝙蝠俠,甚至走向全世界的變形金剛,創造了驚人的文化產業價值,也成為了一種當代動畫電影霸主的形象。他們共同的特點在於英雄主義的化身卻又根植於凡人,接地氣的人性色彩又有著超乎尋常的能力。所以,這些動畫形象讓觀眾產生幻想和寄託,這也是動畫形象創作的根源魅力和宗旨。

然而中國沒有類似人物形象嗎?中國文學從上古時代就有《山海經》,其中精衛、大禹、夸父、愚公、后羿為之後多少影視作品提供原型和基石。之後魏晉時期誌怪小說《搜神記》,直至明清時期《水滸傳》《西遊記》和《聊齋誌異》,無論狐媚鬼神人物,無一不是兼具人性光輝和英雄主義的形象。特別是《西遊記》,如若吳承恩在世,其版權費怕要數也數不清。

孫悟空,可以說是國際傳播最好的動畫形象。除了和西遊記本身切合的動畫作品以外,孫悟空還因為其對抗封建勢力,不拘一格的自由主義,以及忠誠、智慧、正義感的化身,符合全人類普世價值觀,而衍生出太多國際“悟空”形象。日本的《火影忍者》《七龍珠》《最遊記》《緋彈的亞裏亞》,美國《RWBY》,香港動漫《大聖王》,內地動漫《三眼哮天錄》《鬥神記》《狠西遊》《機甲猿神》,以及著名遊戲《英雄聯盟》《軒轅劍》都使用了孫悟空的形象。但是比較而言,這些“悟空”已經磨滅了物種,性別,出處以及歷史,而僅僅以”孫悟空“這一代號和代號所綁定的靈魂精神為元氣,創造出形象。

然而,他們中名氣大的卻幾乎都是洋“悟空”,中國動漫的悟空也是“洋”悟空風靡後跟風的產物。幾十年來,中國動畫形象都在外遊蕩,比如《功夫熊貓》這樣中國風的作品卻出自好萊塢。悟空需要回家,而《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就是讓悟空終於找到了回家的路。在這部電影中,雖然和很多西遊衍生作品類似,形象,故事,角色經歷都發生了改編和模糊,但是它對準悟空自身經歷,並且注重對內心的拷問和反省。悟空被江流兒擺脫五指山,卻一蹶不振,失去鬥志和正義感,一味避世,不再是江流兒和世人口中傳言的“大聖”。其實,英雄主義的挫敗感是很多“大聖”共同的焦慮。滿腔熱血的改革者,遭到打擊和禁錮之後對自己的失望和否定,是讓英雄式微的重要原因。悟空最後找到了自我,掙脫了禁錮,重新披掛,大聖歸來。那一刻,是英雄主義的回歸,是無數受挫、掙扎和無奈人,重新喚起信心和鬥志的模範。

正如狄更斯所言,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個時代殘酷,也需要和造就英雄。創新,創業,百家爭鳴,自由開明,中國發展蓬勃向上,最大程度地鼓勵英雄誕生。所以,正如電影宣傳海報所言,這是一個需要英雄的時代。孫悟空本身在中國文學形象中,從來都是英雄主義的代稱。而《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則是深入挖掘孫悟空的內心,並結合好萊塢英雄形象及模式,形成了更具時代意義的孫悟空。這是一種歸來,更是一種成長。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